当前位置:首页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又见黄河口阅读题目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16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③段写歌曲,引出姨父等有志青年投身油田建设的情节。

B.初到油田的无助感伤,是因为对荒原的狼藉滩涂感到失望。

C.荒原由狼藉到满眼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石油人精神。

D.本文展现了以姨父为代表的无数中国石油人的辉煌奋斗史。

(2)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了姨父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初到荒原
扎根荒原
人到中年
花甲退休
帮忙搭建校舍
   
   
回到黄海之滨的故乡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①他把眉毛、眼睛拧在一起,口中描绘的场景像一幕幕斑驳的电影。(赏析加点词语)

②黑夜像一张无边的织网,宿舍窗户里的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渺小,仿佛被风一吹,它便飘摇着没了踪影。(修辞手法的角度)

(4)如果你是奔赴胜利油田学生大军中的一员,此时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文中艾青写给石油人的诗歌?并简述理由。

A.饱含悲伤

B.充满温情

C.满怀豪迈

选择:   ;理由:   

(5)请结合选文及【链接材料】,简要分析姨父身上的“石油精神”。

【链接材料】

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秉持奋斗本色、怀揣石油格局,战胜物质的匮乏、环境的险恶、野外的寂寞,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为新中国“解围”、为现代化建设“造血”,书写了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中国奇迹”,也让石油精神的火炬越燃越旺,成为支撑中国道路和中国格局的砥柱基石。


参考答案:

(1)B

(2)①用唱歌和诵诗驱散难捱的日子并逐渐成长 ②记录油田生活

(3)①“拧”字,本义是用力转动,这里形象生动地写出姨父讲述抢险故事时神态的专注,体现姨父对工作的认真、投入;也表现出姨父讲述的场景的激烈,凸显石油工人工作的艰辛。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黑夜”比作“无边的织网”,将宿舍窗户里的灯光比作“萤火虫”,形象地写出荒原夜晚的黑暗、恐怖,写出石油工人初到荒原时的孤独、害怕的心理。

(4)选择:C 理由:我们奔赴油田,来到荒原,面对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被吓倒,反而积极投身到油田建设中,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献石油,这是一种满怀豪迈的石油精神。

(5)姨父身上的“石油精神”:姨父身上体现了以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石油精神”。【链接材料】中“战胜物质的匮乏、环境的险恶、野外的寂寞”“书写了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中国奇迹’”,可分析出石油精神还包括: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豪迈情怀。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姨父等人身处的环境非常恶劣,但他们并没有被吓倒,反而积极投身到油田建设中,体现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石油精神”。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