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槐花儿刘庆邦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19 回答:爱度老师
(1)请从重音、语速、节奏等角度,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设计朗读。
花香就沾在了人的头发上,耳朵上,眉毛上,也沾在了衣襟上。
(2)散文的语言独特而有味,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比起槐花儿,刺槐的叶子吃起来粗粗的,涩涩的,像嚼锯末一样,一点儿都不好吃,只是哄住肚子不再叫唤而已。
(3)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4)第⑤自然段似与标题《采槐花儿》关联性不大,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5)文中说:“给我的感觉,它的香是普世的,平常的,亲民的,天下人无不喜欢槐花儿的香气”,结合文章内容探究其深刻意蕴。
参考答案:
(1)重音:“头发上”“耳朵上”“眉毛上”“衣襟上”;
语速:稍慢,以表现惊喜的心情;
节奏:停顿短,以表达紧凑的内容。
(2)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刺槐的叶子”比作“嚼锯末”,形象地写出刺槐叶子的口感,与槐花儿甘甜清香形成对比,突出“我们”对槐花儿的喜爱。
(3)内容上,描写了槐花儿开放的时节,表现了槐花儿香气令人陶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槐花儿的喜爱;
结构上,总领全文,为下文写“采槐花儿”“吃槐花儿”作铺垫。
(4)这一段交代了刺槐的来历、名称和特点,与下文“采槐花儿”“吃槐花儿”的情节紧密相关,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槐花儿的感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5)槐花儿的香气让作者感到“普世”“平常”“亲民”,表达了作者对槐花儿香气带给人们美好情感的赞美,以及对平凡而美好事物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