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未出膛的枪弹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21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对话描写富有表现力。“你怕死不怕?”表现了连长话语的冰冷与震慑;“怕死不当红军!”则表现了孩子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B.老太婆一开始就了解小孩的身份却对他呵护备至,百姓也乐意与这个小红军亲近、为他打掩护,这些都反映人们对红军的信任与拥护。
C.小说善于运用对比、反衬。比如百姓对红军小战士和东北兵的不同态度,连长前后的变化,都在对比中突出了反战的主题。
D.小说题目“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意蕴丰富,既提示情节,指连长要给孩子一颗枪弹,最后却没有执行;也象征着小红军,他虽未上场杀敌,却有坚定的信念与抗日的决心;还象征着一切抗日的力量,它们凝聚在一起,必将摧毁敌人,标题暗示了主题。
(2)小说的环境描写富有表现力。任选两例。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3)请概括文中“孩子”的形象。
(4)“红色五角星”在文中三次出现且表述富于变化。请简要分析这样写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1)C
(2)小说的环境描写富有表现力。“没有一个人影的原野”衬托孩子与大部队走散后的彷徨:“孤冷的月亮”则反衬孩子做美梦时的温馨。
(3)虽未上场杀敌,却有坚定的信念与抗日的决心,有着成熟的政治觉悟。镇静无畏,视死如归,深明大义。
(4)“红五星”在文中共出现三次:第一次出现,是孩子与百姓交谈,还不敢把红五星的帽子拿出来,表明孩子还心存疑虑;第二次出现,红五星的帽子被连长搜到了,小孩红军身份被曝光,孩子必须面对生死的考验,红五星让他勇敢而镇定;第三次出现,红五星的帽子在孩子眼中变模糊。“渐渐地高去”,用红五星来象征着红军崇高的精神。这些都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变化,并暗示了小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