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阿麻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22 回答:爱度老师
(1)阅读全文,梳理行文思路,填写下表。
事件 |
我们的做法 |
阿麻的做法 |
① |
编歌谣泄恨 |
不理睬 |
阿麻摆渡,收费涨价 |
骂他黑良心、赚昧心钱 |
② |
阿麻去世,我们得知真相 |
③ |
|
(2)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
(3)结合语境,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后来,小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小巧玲珑,像一把小金锁,锁住了放荡不羁的小河。
(4)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阿麻的人物形象。
(5)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像阿麻一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链接材料】
ㅤㅤ张桂梅同志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叉一批莘莘学子。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她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
参考答案:
(1)阿麻管“我们”的闲事或阿麻给“我们”告状;默默忍受;哭泣(或:感动、愧疚),为他雕半身石像
(2)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们对阿麻的讨厌,开启下文阿麻摆渡赚钱遭到大家的辱骂,此处以抑笔为后文阿麻最终被人们理解和赞美阿麻造福后世、默默无私的精神品质作铺垫。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石拱桥”比作“小金锁”,写了石拱桥对小河的钳制作用之大,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表现了阿麻修桥贡献之大,表达了作者对阿麻造福后世的赞美敬佩之情。
(4)从被人辱骂挣黑心钱却默默忍受,不加以辩解,可见阿麻气量大,不与人计较;从他在病重期间仍然不忘建桥,不忘小镇的人们可知,他心地善良;从他默默摆渡攒钱为镇上的人们修建石拱桥,可知阿麻舍己为人、默默奉献。
(5)示例:文章中的阿麻虽然自己生活不幸,不被人喜欢,但他默默忍受误解为小镇修起一座石拱桥,造福后世;材料中的张桂梅自己节俭,却把积蓄都用来资助山区女孩上学,帮助山区女孩圆梦。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虽自己遭遇不幸,但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为他人奉献,他们都是平凡而伟大的。我们应该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人们致敬,学习他们的精神;也要不存偏见地对待生活中的这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