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高高的兴安岭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22     回答:爱度老师

(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③段画线句中“看见”一词的理解,并写出你的一次“看见”的经历。

所谓“仔细”,其实只需要“看见”。

(2)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林子里没有风,鸟儿们也正歇息,却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声响在面前流淌。

(3)有人认为第⑦段花大量篇幅写三位当地的女子显得多余,你赞同吗?为什么?

(4)作者一开始认为“兴安岭的美不在高,而在辽阔”,而文章第⑩段却说“为什么是‘高高’的兴安岭”,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5)小文打算将这篇文章编入校刊,对于放入下面哪个栏目拿不定主意,请你帮忙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A.山川志

B.故乡风物

C.烟火人间


参考答案:

(1)“看见”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不仅仅是用眼睛观察,而是用心灵去感知和理解。它要求我们不仅仅是看到事物的外在形态,而是要看到它们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看见”的经历是在一次旅行中,我参观了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仅是欣赏了建筑的美,我还“看见”了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精神和灵魂。

(2)第⑤段画线句通过使用拟人手法,将鸟儿们歇息和林子里的静谧环境与一种神秘莫测的声响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这种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大兴安岭森林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3)我不赞同第⑦段花大量篇幅写三位当地的女子显得多余。这段描述通过三位女子的行为,展示了当地人对大兴安岭的深厚感情和对救火战士的感激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兴安岭人民的热情和坚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4)作者一开始认为“兴安岭的美不在高,而在辽阔”,是因为他感受到了大兴安岭的广阔和壮丽。然而,在文章的第⑩段,作者提到“为什么是‘高高’的兴安岭”,这里并不矛盾。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兴安岭的精神高度,即兴安岭人民对土地的深沉热爱和无私奉献,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这是兴安岭的灵魂所在。

(5)我认为这篇文章适合放入栏目A.山川志

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所见所感,其中包括了对大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历史事件和文化精神的描述。这些内容都与山川有关,因为大兴安岭是一座山脉。文章中提到的“高高的兴安岭”以及“我与几个朋友相聚于茶馆,听当地人唱歌,唱的是《高高的兴安岭》”等句子,都体现了大兴安岭的山川特点。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大兴安岭的历史和文化,如“1987年的夏天,大兴安岭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以及“东北是个令人心生敬意的地方:为反对侵略打响雅克萨之战、李金镛开矿安边、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敌、重工业对共和国作出巨大贡献”,这些内容也都与山川相关,因为它们发生在大兴安岭这片土地上。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