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22     回答:爱度老师

(1)请你细读文本,说说西南联大能成为“空前绝后”的大学的原因。

(2)阅读全文,请对下面的加点词语和句子作简要分析。

①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

②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

(3)三年时间,我们学了《老王》《阿长与<山海经>》《秋天的怀念》等回忆性散文,请你说说本文与它们的叙述视角有何共同点?这样的叙述视角对于写回忆性散文有何好处?

(4)《昆明的雨》一文曾说,“汪曾祺的散文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请你根据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①群英荟萃,西南联大汇集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名校最为顶尖的大师。②学风浓厚,西南联大师生在艰苦的条件中依然不慕名利,以学为本。

③自由开放,西南联大学术自由,学生既独立思考,又活泼开放。

(2)①“弥补”本义为“补偿、填补”,在文中的意思是“缝补、遮挡”,它生动表现了西南联大师生虽条件简陋却精神富足、认真研学的志趣。

②通过吴宓先生“看”“放下”“搬”等一系列动作描写(或“吴宓先生为学生搬椅子这一细节描写”),生动表现了西南联大老师关爱学生、尊重知识的名师风范。

(3)示例1:共同点: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好处:“我”是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有助于抒发感情。

示例2:共同点:双重叙述视角,即“写作时的我”和“回忆中的我”。好处:让作者情感更加深刻丰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4)①本文回忆的往事,既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又是日常学习中的琐碎小事,读之如话家常,给人平易近人之感。

②本文语言多为短语,且朴实无华,叙述平静流畅,给读者平淡自然之感。

③文中的几件趣事,如“老死不相往来的舍友”“用麻筋扎破洞裤子的学生”“远看像侠客的大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等,让读者在平淡中又感受到了几分趣味。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