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条河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22 回答:爱度老师
(1)根据小说情节补全下面问题。
爷爷 |
奶奶 |
① |
奔赴延安看开荒战士 |
端枪杀敌抡镐开荒 |
② |
③ |
架车纺线 |
爷爷和奶奶的故事 |
爷爷和奶奶的故事 |
(2)下列句子在用词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请概括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嘟嘟嘟,嘟嘟嘟,枪口里喷出的火焰无比炽烈。②咔,咔,咔,石头土块也被刨出来了。我爷爷的耳朵被咔咔咔的声响填得满满的,哪里能听得见我奶奶蚊子般的喊声。③于是,在那个下午,枣树下架起了一架纺车。嗡嗡嘤嘤,唱起一首欢快的歌。 |
(3)本文多处出现“老枣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结合全文探究“南泥湾成了陕北的好江南”的原因。
(5)下列哪部作品适合作为《再造一条河》的延伸阅读,请结合作品内容说明理由。
A.《植树的牧羊人》
B.《骆驼祥子》
C.《红星照耀中国》
D.其他
参考答案:
(1)①转战南泥湾开荒;②寻访开荒英雄;③拒绝采访劝换新装
(2)三个句子都用了拟声词。“嘟嘟嘟,嘟嘟嘟”通过不停的枪声展现战斗的激烈,表现出爷爷所在的连队杀敌英勇无畏;“咔,咔,咔”是镐头碰击石头土块发出的声响,展现了爷爷开荒的热情和卖力;“嗡嗡喽喽”是奶奶纺纱发出的声响,作者将它比作一首欢快的歌,表现了奶奶通过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和战士们一起战天斗地改变命运的愉快心情。
(3)它是文章的线索,串起了爷爷奶奶在老枣树下的故事;老枣树是爷爷和奶奶故事的见证者;老枣树生长的环境就是战士们开荒的恶劣环境,衬托出战士们开荒的艰苦;让没有河的南泥湾挂出老枣树一样的枣,这正是战士们的梦想,也是战士们“再造一条河”的原因;老枣树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信邪”“被唤醒”的坚毅顽强,是爷爷及战士们的精神象征。
(4)南泥湾经过战士们的艰苦开荒,撒上了种子,造出了一条河,种出了一大片枣园,南泥湾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以爷爷为代表的连队战士,把南泥湾的荒地当作敌人,克服环境恶劣、工具简陋、敌人偷袭等困难,发挥了像在战场上一样吃苦耐劳、乐观积极、无私奉献、改天换地的精神。梦想给了他们巨大的力量,为了让南泥湾也挂上枣,他们就“再造一条河”。另外,爷爷奶奶的故事被津津乐道,梦想在延续,精神在传承;一代代人将事业接力,向明确的目标进发,精神和梦想的接力是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的原因。
(5)示例一:我选A。《植树的牧羊人》适合作为《再造一条河》的延伸阅读,因为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植树,把荒漠和土丘变成了绿洲。这和《再造一条河》一样,塑造了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人物形象,突出了目标明确、坚韧不拔能够找到幸福的主题。
示例二:我选C。《红星照耀中国》适合作为《再造一条河》的延伸阅读,书中塑造了一批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涵盖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革命领袖,记录了他们参与革命的真实事迹。他们虽出身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修养不同,但他们为了中国革命的同一个理想走到了同一个阵营,他们艰苦卓绝、无私奉献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红色革命的发展。这和《再造一条河》一样塑造了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人物形象,突出了目标明确、坚韧不拔、能够改天换地的主题。
示例三:我选B。《骆驼祥子》可以作为《再造一条河》的延伸阅读,小说讲述了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拥有梦想的祥子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乐观坚韧的精神;而丢弃目标和梦想的祥子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还出卖人命,最终成为一具行尸走肉。阅读《骆驼祥子》可以从反面让读者更加坚定对《再造一条河》中目标明确、坚韧不拔能够找到幸福的主题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