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23 回答:爱度老师
(1)文章记述了关于父亲的往事,文字间蕴含父女深情。童年时,父亲每次回乡的时间短,再加上寡言,“我”认为① ;高考时,当得知手表丢失后,父亲② ,使“我”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重视;毕业后,“我”做了编辑,因写作而小有名气,父亲③ ,“我”送给他新书,让他了解“我”的工作;父亲去世后,“我”从村里年轻人口中得知④ ,怀念并感恩父亲潜移默化的教育。
(2)结合文意,简要分析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乡邻们评价父亲“小气”“把钱看得太重”,你是否认同这个评价?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①自己被父亲忽视;②赶到学校接“我”,并买梨安慰“我”;③父亲骑车30多里去听“我”的讲座;④父亲把“我”的书送给同村的孩子。
(2)这句话调动味觉,“清甜”写出了梨水的清脆甘甜,“咬”“吞”写出“我”一边流泪一边吃梨的情态,表现了“我”因丢失手表而担惊受怕,得到父亲的理解包容后,多日来的紧张担心被父爱融化,表达了“我”得到父亲关爱后的感动。
(3)不认同这个评价。“我”童年时,父亲在外做木匠,身兼数职,把辛苦攒下的钱,用来改善家里的生活,可见他是一个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人。他为“我们”买收音机,满足了“我们”的精神需求,“我”高考时因丢失手表而害怕,父亲放下工作,从外地专程赶回来安慰“我”,可见他重亲情,关心子女。“我”长大后寄给父亲的书,父亲送给了同村的孩子,让他们有机会多读书,增长见识,可见他重视教育,有爱心。所以,父亲不是一个“小气”“把钱看得太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