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吃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23 回答:爱度老师
(1)作者用一支充满灵性的笔勾勒出北方特有的一组民俗风情画面,请将以下表格空缺处补充完整。
节日 |
风俗 |
吃食特征 |
“我”的感受 |
立春 |
烙春饼 |
① |
温温暖暖 |
清明 |
吃红皮鸡蛋 |
浸入染料,把皮染红 |
有土腥味 |
端午 |
包粽子 |
② |
香气四溢 |
中秋 |
吃月饼 |
仁糖调馅,烘烤而成 |
非常甜腻 |
腊八 |
喝腊八粥 |
内容丰富,米豆多样 |
香软滑腻 |
春节 |
蒸年干粮、宰猪,吃年夜饭 |
菜品多样,有荤有素 |
③ |
(2)本文语言简洁,含蕴丰富。请分析第①段中两个“但”字的表达效果。
我们北方人好吃,但吃得不像南方人那么讲究和精致,菜品味重色黯,所以真正能上得了席面的很少。但那些家常菜一直是我们的最爱。
(3)作者在第⑤⑥段中写屈原投江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有何用意?
(4)迟子建的《故乡的吃食》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同为借物抒怀的作品,请分别从意象和情感的角度,分析这两部作品是如何借物抒怀的。
参考答案:
(1)①薄如纸片,烙到金黄;②包成菱形,夹上馅料/彩线捆扎,夹上馅料;③满心喜悦/胃口大开
(2)第一个“但”字强调北方菜不如南方菜讲究和精致,第二个“但”字却包含着对家乡菜的热爱和浓浓的乡情。
(3)交代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这一民俗文化的由来。表达了作者对民俗文化的认同与喜爱之情。丰富了文章的历史文化内涵,增添了趣味性。
(4)迟文借助对春饼、红皮鸡蛋、粽子、月饼、腊八粥,年夜饭等传统节日吃食的回亿,抒发了民俗文化的喜爱、对故乡的留恋、对从前岁月的怀念之情;余诗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阻隔时空的意象,抒发了思亲恋乡、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