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宿老家听蛙声钱永光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23 回答:爱度老师
(1)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本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描写古人笔下的蛙声,请你仿照文中的批注,在下列句子中任选一例进行批注。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粼粼池面水初生,萍底青蛙自在鸣。谁使幽庭当鼓吹,雨余时听作新声。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请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
文章内容 |
赏析解读 |
那蛙声,像有高音领唱,随后是一片和声,像是大合唱,只听见蛙声时而清越,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轻缓。 |
① (修辞角度) |
城市里的夜晚,除了嘈杂声,平时根本听不到如天籁如松风的蛙声,哪里又能见到“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情景? |
② (句式角度) |
(3)“儿子”这一人物在文中着墨不多,请结合全文,探究这一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4)作者在文末说“原来我失去的远比我得到的要多得多”,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请分层概述。
(5)读完本文后,小秦创作了一首现代诗《故乡蛙声》,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补写诗歌。
故乡蛙声
恍若银河里的星光
蛙声隐现在浩瀚的夜里
凝神细听
是故乡啊
在读逸致和闲情
恰似林间的松风
是故乡啊
参考答案:
(1)示例一:A句作者借诗中所写连绵的蛙声,引出下文回忆儿时老家的蛙声此起彼伏、绵延不绝的情节。
示例二:B句作者借古诗引出听蛙声时的感慨: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已经没有诗人那样的闲情逸致去聆听蛙声、享受生活。表达了内心的遗憾、惋惜之情。
示例三:C句作者借古诗中古代文人的闲适和洒脱,来表达对现代人因生活节奏加快而难有这种闲情和洒脱的感慨。
(2)①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故乡夏夜蛙鸣的动听和悦耳,令人陶醉其中,表达了作者对蛙鸣的喜爱之情。
②运用反问的句式,把城市的嘈杂和家乡的闲适、惬意作对比,更加肯定、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故乡蛙鸣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回归自然、闲适、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①通过“儿子”对青蛙的好奇心和对再次听蛙声的期待,侧面表现出蛙声的美妙、动听,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儿子”的日记和他所说的话引发了“我”对城市忙碌生活的思考和对农村闲暇生活的怀念、向往,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③“儿子”与“我”一起听蛙声,并感到陶醉,证明感到蛙声美妙并非“我”个人的主观性,增强了蛙声美妙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4)第一层:作者在城市里的忙碌工作使作者缺少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幸福。第二层:作者发现自己听蛙鸣也成为一件奢侈之事时,意识到因为忙碌已没有享受闲情逸致的时光。第三层:作者在文末引用赵师秀的《约客》,表达了一种文人的闲适与洒脱的生活态度。而自己却因城市生活的忙碌失去了那种洒脱、闲适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是现代人所缺乏的,也是作者自己所追求的,故而内心感到无比感慨和惋惜。
(5)恰似林间的松风/蛙鸣飘荡在寂静的夜里/思索回味/是故乡啊/送来洒脱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