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广州中考一模试卷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20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白云区2022年初中毕业班综合训练(一)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Al-27 N-14 O-16 S-32 Ca-40;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共42分)1.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废旧金属属于A. 可回收物B. 有害垃圾C. 厨余垃圾D. 其他垃圾2. 医用外科口罩,以聚丙烯[(C3H6)n](n约为103~104)为主要原料,对细菌、病毒有很强的阻隔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过的口罩应集中处理、销毁B. 对细菌、病毒的阻隔属于物理变化C. 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D. 聚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3. 葡萄糖酸钙是常用的补钙剂,其化学式为Ca(C6H11O7)2。下列关于葡萄糖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A. 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 葡萄糖酸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由49个原子构成D. 钙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44. 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燃料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都是混合物B. 反应前后有2种氧化物C. 若有44g二氧化碳反应,则生成氧气48gD. 以上为置换反应5. 下列选项中,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A. 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C、H、O元素B. 模型与推理:碱中含有OH-,所以Cr(OH)SO4是碱类C. 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D. 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6.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包粽子是家庭劳动的项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香飘满堂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 粽子馅料可用多种食材,包括糯米、瘦肉、蛋黄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蛋黄C. 以上粽子的馅料中,缺乏的营养素之一是维生素D. 粽子馅料需要用含碘盐腌制一段时间,碘元素可预防贫血7. 一定温度下,对固体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实验记录如下:根据上述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 ①②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 固体甲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15gC. 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①~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③=④8. 据图示判断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X>H>Y>ZB. Y>Z>X>HC. Z>Y>X>HD. X>H>Z>Y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B. 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C. 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D. 氦气代替氢气充气球更安全10. 利用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步骤A.将20g20%氯化钠溶液配制成10%的溶液①加入20g20%的氯化钠溶液;②加入40g水;③搅拌B.鉴别软水①取少量样品;②滴入适量肥皂水;③搅拌,出现较多浮渣C.验证KCl不能无限溶解20℃时,①加入50g水;②加入9gKCl搅拌;③加入8gKCl搅拌(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D.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①加入2.5gNaCl;②加入47.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A. AB. BC. CD. D11.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40℃)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试管中的细沙可防止试管炸裂B. 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C. 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试管中白磷的量不足D. 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60由分子构成B.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软化硬水C.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是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D. 一氧化碳能结合生物体的白细胞使生物体缺氧中毒13.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过程AMnO2、KCl固体分离加水溶解、过滤、洗涤滤渣BH2中混有HCl气体除杂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CNaOH 溶液混有Na2CO3除杂滴加适量的Ca(NO3)2溶液,过滤D氢氧化钠、硝酸铵鉴别取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振荡A. AB. BC. CD. D14.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 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B. 检查装置气密性C.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NaOHD.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填空题(6题,共48分)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巨大的碳资源,CO2的低能耗捕集、转化和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太阳能工艺如图1所示。①反应1基本类型为_______。②反应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利用Na2CO3或K2CO3溶液吸收低浓度的CO2,将其转化为NaHCO3或KHCO3,NaHCO3或KHCO3受热分解生成高浓度的CO2储存利用,生成的Na2CO3或K2CO3循环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吸收剂Na2CO3K2CO320℃最高浓度(g/L)2121104价格(元/Kg)1.259.80根据表中信息,选择K2CO3溶液作吸收液的优点是_______。(3)鱼浮灵是水产养殖中常见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能增加水体溶解氧的量。某课外小组用溶解氧传感器探究加入鱼浮灵时,鱼浮灵对不同水体的溶解氧量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水质湖水蒸馏水自来水起始溶解氧量(mg/L)1.481.460.85最终溶解氧量(mg/L)3.363.282.79溶解氧增值(mg/L)1.881.821.94进行实验时,不需要控制的前提条件是 。A. 常温下B. 水的体积相同C. 加入鱼浮灵质量相同D. 实验仪器相同16. “宏微符”三重表征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请回答下列问题。(1)《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在荒岛采用如图方法将海水淡化。①冷海水的作用是_______。图中得到的饮用水属于_______(混合物或纯净物)。②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是____(填序号)。A.蒸发时水分子体积变大B.冷凝时水分子质量减小C.蒸发时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冷凝时水分子间隔减小(2)如图是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请另写一个与该反应的微观实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某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单质和一种白色固体。该同学认为白色固体可能是小苏打,请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_______。请写出钠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钉充分反应,所得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请在图上画出曲线上A、B两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_____。17. 双氧水脱硫处理烟气(含SO2),并用铝灰(主要成分为Al、Al2O3以及不溶于酸的混合结渣)制备硫酸铝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注:除尘器的作用为除去悬浮在气体中的粉尘。(1)脱硫塔中,双氧水脱硫过程发生的反应主要有:①false;②false,Y的化学式是_______。反应①和②中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吸收6.4KgSO2能产生30%的Y溶液_______Kg。(保留一位小数)(2)用喷洒的方式注入双氧水的目的是_______。(3)反应器中,生成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4)上图中Z的作用是_______。(5)上述流程中,烟气经过脱硫塔和_______设备的处理,减少了其对环境的污染。18. N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1)将含N物质进行分类,按要求写出化学式单质引起酸雨的氧化物酸含氮的不同化合价的盐N2_______ HNO3________(2)镓元素的信息如图。 请设计理论上制备硝酸镓的三种方案(要求含镓原料分别属于不同的化合物类别)方案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②_____③_____(3)若硫酸铝依晶体[NH4Al(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453]①加热过程中,其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从200℃到50℃间固体是否还存在结晶水,并作出解释。_______(是或否),_______。 ②写出一个能与硫酸铝溶液发生反应的原子团_______。(写离子符号)19. 实验室制取气体。(1)选用药品进行对比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等质量的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测得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着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编号药品Ⅰ块状大理石、10%H2SO4溶液Ⅱ块状大理石、7%HCl溶液Ⅲ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①图中丙对应实验_______(选填“Ⅰ”“Ⅱ”或“Ⅲ”)。②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_______。(2)实验室制取多瓶氧气①组装能随意添加双氧水的装置。应选用_______(选单编号)。写出仪器c的名称_______。写出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收集氧气。用上图装置收集时,空气从_______端排出。③写出用②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_______。20. 有一包不纯的K2CO3样品,可能含有一定量的FeCl3、K2SO4、KCl、KHCO3.小明为确定其成分,取10g样品充分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查阅资料:碳酸氢钾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100℃时开始分解,200℃时完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碳酸钾等物质。a.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b.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c.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硝酸,再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产生气泡,得到无色溶液B d.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1)小明发现以上步骤错误的是___(填选项),正确的实验操作是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2)根据正确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该样品的成分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3)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完成下表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_______若_______,则该样品含有可能存在的成分;若_______,则该样品不含可能存在成分。(4)该样品作为肥料时_______(能或不能)与氨态氮肥混合使用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