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放的白菊花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09 回答:爱度老师
(1)阅读这篇小说,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场景再现 |
她来到乡村,请求校长留她支教 |
她欣然接受简陋条件,成功留下 |
② |
她讲台病倒,被送往医院抢救 |
校长心理 |
① |
愧疚,好奇 |
赞叹,似服 |
③ |
(2)请写出第⑥段画线句子中两处“苦”的具体内涵。
又苦心地劝起她来:“这里冬天冷得钻心,夏天蚊虫乌泱泱的,少吃短穿,苦着啦。”
(3)品析第⑧段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校长想象着她上课眉飞色舞、声情并茂的样子,也哧哧地笑了。
(4)悬念是一种通过对剧情做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观众急于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的写作技巧。请选择文中的一处悬念,分析其妙处。
(5)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介绍碗底村的地理环境,既交代了碗底村名字由来,也暗示了此地的生活状况。
B.“她”每晚都会和儿子通电话,在一次次的电话中,表现母亲对儿子的依恋和思念。
C.老太太说:“人总得有追求不是?”是想讽刺校长是个没有追求的人。
D.文章标题运用比喻,怒放的白菊花中的“怒放”形容母亲倔强而富有生命力的状态,“白菊花”也象征母亲对儿子的怀念,象征母亲高洁的品格。
参考答案:
(1)①为难、疑惑;②她激情上课,晚上还为村民缝补衣物;③着急,感动。
(2)苦心:体现了校长的善良与耐心。苦着啦:体现了生活条件的恶劣。
(3)“哧哧”是对校长笑声的描写,写出了校长为老太太上课的激情和欢乐感到赞赏,侧面烘托出老太太献身教育的热情与无私。
(4)示例:小说开头写老太太只身一人来到村学校并且不顾校长劝阻坚决留在学校教书,设置了悬念:为什么老太太年纪一大把了不在家享福却来这里受苦?家人为什么没有劝阻?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后文老太太的儿子几年前在此担任村支书并为该村筹建学校,三年前因公殉职的事实。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