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美食和旅行的张岱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1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清代的随园老人袁枚和明末的张岱都是善美食者,但他们都属于所谓的“口头厨师”。
B.因为张岱论酒的诗文并不多,所以他在《自为墓志铭》中列举的自己的各种爱好中唯独没有饮酒。
C.张岱爱去许多地方旅游,他不仅把旅程安排得奢华浪漫,而且还会寻找当地美好的人和事、开心地玩和乐、特别的俗和雅。
D.杭州是张岱一生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城市,并且按年谱记载,张岱曾在他二十三岁、三十三岁、四十二岁时三次游历南京。
(2)下列选项,不适合用来说明文中张岱的美食观的是
A.明代中后期,文化兴盛,结社成风,士大夫有专门的饮食社,张岱就是关键人物。他喜欢与同好友人交流美食制作经验,还有以美食为核心的宴会。
B.到了明代,安徽的松萝茶因制法先进,在市场上迅速崛起,把“两浙第一”的日铸雪芽压下去了。张岱不甘日铸雪芽没落,就招募技艺先进的人到日铸与他一道改革日铸雪芽。
C.张岱常常与茶友共同品鉴,若无极端天气和万不得已的大事发生,必然会到茶友家中共同品茶焚香。当时绍兴有许多家茶馆,对于其中的佼佼者,张岱也不吝赞美。
D.张岱曾作《舂米》一诗:“余生钟鼎家,向不知稼穑。米在困廪中,百口从我食。婢仆数十人,殷勤伺我侧。举案进饗飧,庖人望颜色。喜则各欣然,怒则长戚戚。”
小苏和小吴邀请你参加课内外联系学习任务,请你完成问题,补全自己的回答。
【课内链接】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思考讨论】
小苏:当时在学习《湖心亭看雪》时,我十分喜欢第一段的描写,你可以结合《钟爱美食和旅行的张岱》第⑬⑭段内容说说张岱这样写雪景的缘由吗?
(3)你:
小吴:我关注到《湖心亭看雪》中“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的“强饮”一词,你能结合《钟爱美食和旅行的张岱》与《湖心亭看雪》的写作背景谈谈对这一细节的理解吗?
(4)你:
参考答案:
(1)C
(2)D
(3)张岱喜欢游历,他游历的风格是寻找当地美好的人和事、开心地玩和乐、特别的俗和雅。他善于观察,擅长用生花笔意描绘山水,而西湖的雪景正是他游历中的美好景致,所以他喜欢并擅长描写这样的美景。
(4)“强饮”意为尽力地喝。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列举了自己的诸般爱好,唯独没有饮酒,这与他的性格和饮酒观有关。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在亭中偶遇金陵人,被拉着一同饮酒,他虽然并不喜欢饮酒,但还是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才作别。这一细节表明张岱虽然平时不喜欢饮酒,但在特定情境下,也会尽力配合,表现出他的率真和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