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榆钱飘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1 回答:爱度老师
(1)梳理选文①﹣⑧段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我”与小榆树的故事 |
情感变化 |
① |
渴望 |
小伙伴爬上小榆树 |
② |
一小枝榆钱飘落下来 |
心疼 |
“我”爬上树摘榆钱 |
③ |
④ |
兴奋(激动) |
(2)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水嫩嫩的、油绿绿的、壮朴朴的,小榆树的个子,感觉冒高了一些,但我更会觉得,它变胖了许多,甚至觉得,那个粗巴巴的树干,喘着气,快要支撑不住了。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⑪段中画线句子。
我住过的石窑院顶土墙上面的那棵小榆树,奇迹般的,也弯下腰来了,而且是向着路的那一边,守候着路人。
(4)选文第⑩段中写到“我觉得我就是一棵榆树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5)一位读者读完文章后,感觉本文以“怀乡的人生”为题更好。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①看着榆树的花朵,想着榆钱②快乐③高兴④带着装满榆钱的帆布袋
(2)“水嫩嫩的、油绿绿的、壮朴朴”运用三个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榆钱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榆钱的喜爱之情。
(3)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榆树守候路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4)作者说“我觉得我就是一棵榆树了”,是因为榆树见证了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榆树长成什么样,作者就长成什么样,作者与榆树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5)观点一:同意。因为文章不仅仅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更是对故乡和母亲的深情怀念,以及对家乡变化的关注。文章最后两段,作者抒发了自己对故乡和乡亲的牵挂,对故乡变化的感伤,对童年生活的怀念。所以以“怀乡的人生”为题更好。
观点二:不同意。文章主要围绕小榆树展开,通过回忆和小榆树有关的人和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虽然文章结尾处提到了作者自己的变化和对故乡变化的关注,但这些都是通过小榆树这个载体来表达的。所以以“又见榆钱飘”为题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