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避雨丰子恺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1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时间为序,依次写了山中遇雨、避雨借琴、拉琴和唱、惜别青年,卒章显志。
B.第④段中阿庆和大汉教“我”拉奏胡琴的事是倒叙,解释了“我”会拉胡琴的原因。
C.本文将胡琴和钢琴、小提琴进行比较,意在突出胡琴制造简易、价格低廉的优势。
D.本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女孩唱歌“我”拉琴、三家村青年齐唱的场景美如一幅画。
(2)避雨过程中,“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加点词和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①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②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从修辞的角度)
(4)有人评价丰子恺的作品“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请结合全文,说说本文叙写了哪些情味。
参考答案:
(1)B
(2)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②因阻雨而感受到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③借来胡琴,大家齐声合唱,尝到有生以来未曾尝到过的音乐的趣味;④因为“乐以教和”,“我”对三家村的青年产生了惜别之情。
(3)①“闹”是“热闹”“喧嚣”(不安静)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无拘无束的热烈气氛和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
②采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
(4)①自然之趣:游山遇雨,体会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 ②音乐之趣:“我”、女孩和三家村的青年们在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唱歌都是发自内心,是纯粹的音乐享受。③人情之美:“我们”和三家村的青年们素不相识,却不约而同齐声歌唱,配合默契,氛围和谐美好;雨后离开时,三家村青年送“我们”上车,表示惜别,“我”也有些依依,感情真挚。④哲思之美:实证了“乐以教和”的古语,让“我”感受到音乐的教化作用,产生了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