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壶上的祖国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1 回答:爱度老师
(1)请以“水壶”为线索,简要概括“他”的从军故事。
① →② →寒冷战场上,满满的一壶热水被冻成冰疙瘩,没从瓶口流出一滴水→③ →牺牲时,刻着字、尚未被焐热的水壶深埋在了战场的地下→④
(2)文章第⑤至⑦段独句成段有何用意?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3)文章除开头和结尾外,通篇未写“祖国”,却处处印刻着“祖国”。请从文中人物描写中找出例证并简要分析。
(4)离家尚是少年之身,归来已是报国之躯。可文中的“他”,作者为什么连姓名都没有提及?“他”的故事又带给了你怎样的触动?请在“写给最可爱的人”留言板上写下你的留言。
参考答案:
(1)①刚入伍时新发的绿漆水壶,捧在手里怎么看也看不够,刻上了专属文字 ②新兵训练据枪瞄准,将水壶挂在枪口处负重加压 ③战场上为给受伤的战友喝水,将水壶死死抱进怀里,用自己的体温化开壶里的冰疙瘩 ④70多年后,水壶和烈士遗骸一起,在专机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了祖国
(2)为后文埋下伏笔,与后文他在水壶上刻下的文字——“祖国”相照应;独句成段,突出他对水壶的珍视、刻字时的郑重和认真,凸显出他参军的自豪感和对祖国的深爱。
(3)示例一:第④段“他把腰带紧了又紧,展展衣服上的褶皱,不住地抚摸着帽子上的红五星……他捧在手里上看下看,怎么也看不够,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运用动作描写,生动细致地刻画出他对新军装、新水壶的珍视,体现了他强烈的自豪感和对祖国深深的爱,也为后文他在水壶上刻“祖国”字样作铺垫。
示例二:第⑬段“没有炮架,他就扛起炮筒:‘咱们的迫击炮可不能停啊,战友们还没撤下来。炮弹在敌人中炸开,扛着炮筒的他一次次被震倒在地,又一次次口鼻流血地爬起来”,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地描写出他在战场上奋勇抗敌、掩护战友的英勇无畏,体现了他作为军人,对祖国的责任和担当。
(4)示例:今天的我们无法知道,你们在生命最后一刻究竟经历了什么,甚至不知道你们的具体姓名,但透过遗物,我们能穿越时空,感知你们的力量。“他”是你们中的一员,那刻着“祖国”字样的水壶背后是一缕忠魂,更是一份思念。志愿军将士不惧生死,浴血奋战,因为身后是自己深爱的祖国、家乡和亲人。以国之名,褒扬纪念,是缅怀,是铭记,是致敬,更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