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4 回答:爱度老师
(1)父亲三次送别“我”,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
事情 |
父亲的表情 |
第一次 |
父亲送“我”去郊区的住宿中学报到 |
① |
第二次 |
父亲送“我”去农村“插队落户” |
② 眼含泪光 |
第三次 |
③ |
父亲泪流满面 |
(2)请赏析画横线句子中的加点词。
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他指着窗外翠绿的稻田和在风中飘动的林荫,答非所问地说:“你看,这里的绿颜色多好。”
(3)文中第⑤段和第⑦段都写到父亲送我的时候脚步“慢”了下来,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两次慢下来的原因。
(4)文章以“挥手”为题,“挥手”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①父亲面带微笑 ②眼含泪光 ③“我”去大学报到,父亲坚持要送“我”到弄堂口
(2)示例:父亲用“答非所问”的方式,不仅展示了父亲对周围自然美的欣赏和热爱,也暗示了他对儿子即将独立生活、离家远行的淡然和宽慰。通过“答非所问”,父亲实际上是在用间接的方式鼓励儿子,让他欣赏并珍惜旅途中的美景,同时也让他明白,尽管离家越来越远,但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依然存在。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又富有深意,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意和人生智慧的传授。
(3)第③段:父亲“慢慢地”向前走着,并不回头,是想让第一次离家的“我”要懂得坚强,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表现了父亲的不舍和疼爱。第⑤段:父亲放慢脚步,是因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对于自己不能亲自送儿子去大学报到,心中感到遗憾,流露出对儿子的不舍。
(4)所以“挥手”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挥手”饱含着父亲对“我”的爱,凝聚着父子间真挚的感情;以“挥手”为题,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同时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把题目改为“怀念我的父亲”仅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怀念,无法表现父亲对“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