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窑变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23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⑥段中对“烟雨”的描写,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了铺垫。

B.联系标题“窑变”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是打碎花瓶的民工司机。

C.第⑬段“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写出了“他”内心的纠结。

D.小说告诉我们,人要想成为如鲁山花瓷一样的瓷中极品,有时需要经历“窑变”。

(2)第⑮段“那天,民工撞碎的就是一尊赝品。”这一情节,虽出人意料,但细细品读,其实上文中早已埋下伏笔,请找出其中一处,并简要分析理由。

(3)文章标题《窑变》的内涵和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2)示例1“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分析:这么贵重的鲁山花瓷,只用纸盒包装,下雨天随时会淋湿,随意提着,更容易打碎,可见他并不看重这个瓷器,暗示这是赝品。

示例2:“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说着,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

分析:这么贵重的瓷器摔碎了,他却不和民工司机计较,反而显得很轻松的样子,暗示了这是赝品。

(3)“窑变”,本意指瓷器在高温下的一种美丽的变化,这里用来表现“他”的思想变。以《窑变》为标题,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突出“他”受民工司机优秀品质的感染,思想认识得到提升,不再卖赝品。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