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鹦鹉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05 回答:爱度老师
(1)本文叙写了“我”与母亲的哪几件事?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空缺处的情节补充完整。

(2)文章标题能否换成“我的母亲”?请说明理由。
(3)巧妙运用伏笔,是本文的一个主要特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写作技巧的。
(4)同是写母亲的作品文和朱德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在主题思想上有何异同点?
参考答案:
(1)①“我”买鹦鹉,让它陪母亲;②“我”因负债离家,与母亲电话联络;③家中电话响起,鹦鹉说话。
(2)示例:能。全文虽围绕“我”母亲与鹦鹉之间发生的几件事展开叙述,但主要展现了母亲与“我”之间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母爱的伟大,以及“我”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之情。换成“我的母亲”,并不影响文章情感的表达。
(3)伏笔:①“我”负债辞别母亲时感慨鹦鹉不聪明,但母亲却说它通人性;②母亲打电话说鹦鹉会说话“我”询问说的什么,母亲却含糊回答。两处伏笔都照应了下文写“我”在母亲过世后听到鹦鹉在电话铃响时模仿母亲说话,知道了母亲一心期盼“我”的电话,巧妙照应,结构严谨。
(4)相同点:都抒发了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怀念,以及母亲年老自己却无法陪伴的愧疚情;都表达出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不同点:本文中鹦鹉是全文的线索,借鹦鹉之口,表达母亲对“我”的爱与关心;《回忆我的母亲》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母亲的一生,表现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精神品质,以及母亲对“我”的诸多教益;《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朱德由母亲的去世想到的是劳动人民的平凡,将报答母亲的情感上升为尽忠于党,深化了文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