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07 回答:爱度老师
(1)【阅读•梳理】文中提到的声音众多,听到不同的声音,“我”的心情也不一样。请理清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
“我”听见的声音 |
外祖父的横琴声 |
② |
③ |
踢电杆木发出的嗡嗡声 |
⑤ |
现实里的琴声 |
“我”当时的心情 |
① |
喜欢极了 |
④ |
特别喜欢 |
惋惜可哀 |
⑥ |
(2)【阅读•赏析】本文语言典雅而富有情感张力。请你仿照示例,从词语使用和写作手法中选一个角度,为文中画线的句子做批注。
内容 |
批注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里扑面而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
【示例】“清香”“扑面而来”“朦胧”等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夜景色的清新优美,“兽脊”“跑去”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我”那种既欢快放松又急切期盼的心情生动地描写出来了。 |
续表
内容 |
批注 |
我猜想那山是青色的,山里有奇花异草,有珍禽怪兽;我猜想那海水是绿色的,海上满是小小白帆,水中满是翠藻银鳞。 |
|
(3)【阅读•评价】小颜觉得文章有赘余的地方,如介绍小瓶来历的第⑩段可以删除。但有同学持不同的看法,请你说说留下这一段的好处。
(4)【阅读•表达】小鲁迅听完百草园美女蛇的故事后产生联翩浮想,文中的“我”在听黄河“长琴”演奏时也涌出无限遐思。你在童年时一定也有过类似的遐想时刻,请写出来和同学们分享。要求: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1)①心烦(或:腻人)
②枯叶的歌子
③河堤“长琴”的嗡嗡声
④最喜欢(或:最乐意),遐想中有恐怖
⑤悬挂的小瓶在风中发出的声音
⑥思念
(2)示例一:“奇花异草”“珍禽怪兽”“翠藻银鳞”等词语,富有文采和诗意,生动地写出了“我”由冬夜河堤上的声音想象到的美好事物,符合儿童天真好奇、富有想象力的特性。
示例二:“青山”“绿水”“白帆”“翠藻”“银鳞”等词语色彩明艳又和谐,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美丽奇异的幻想画面,突出了儿童天真梦幻、富有想象力的特性。
示例三: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构想了一个个生机勃勃而又美丽奇异的梦幻场景,生动地写出了夜宿黄河边带给“我”的美好遐想,符合儿童天真好奇、富有想象力的特性。
(3)插叙了小瓶的来历,赋予小瓶以传奇色彩,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小瓶是美好的象征,老祖宗曾用这个小瓶装的灵药救过许多人;是情感的载体,在“我”家世代传递,承载着祖祖辈辈的祝福;小瓶是祖母的象征,寄托了“我”对祖母的怀念与赞美之情;祖母不辞劳烦的介绍流露出浓浓的祖孙情谊;对小瓶的想象符合儿童好奇、浪漫的心理,与前文一脉相承;虚实结合,介绍小瓶的历史为下文“我”直抒情感作铺垫。
(4)示例:家乡有一条小河,名叫凤凰湾。第一次听到它的名字的时候,我就在脑海中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那村头椭圆状的滋润了两岸蔬菜瓜果的一段应该就是凤凰的头吧?那沿着大路一旁延伸到村外的细长的一段应该就是凤凰的脖颈了;站在桥头,远远望去一片开阔、水波荡漾的应该就是凤凰展开的尾翼了。它为什么落在这里?它最终又去了哪里?它飞翔的旅程中又发生过哪些奇妙的故事呢?睡梦中,我仿佛也变成了一只凤凰,飞向了无边无际的繁星闪烁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