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红薯糖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14     回答:爱度老师

传统生产技艺,渐渐回到了人们的视线,留住舌尖味道,就是留住人们香甜的记忆。《舌尖味道》栏目组将要收录此文,请你协助作者完成以下任务。

(1)【内容感知】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代作者梳理父母制作红薯糖的过程。

时间
黎明
清晨
吃过晚饭
睡意上来时
   
制作过程
   
烫薯片
煮糖水
出糖味
成糖

(2)【语言赏析】栏目组认为此文语言很有味道。请你参照A处批注,赏析B处的语言味道。

往嘴里一塞,糖球化成了水,一股甜味儿顺流而下,嘴里、喉咙里、心里,一直甜到脚上。

(3)【写法评析】有些读者认为本文写“屋角的黄狗”的内容偏离了题目“红薯糖”。请你代作者加以解释。

(4)【主题探究】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主题角度谈谈你对选文结尾画线句子的理解。

爆竹冒出青烟,火红的爆竹屑满地奔跑,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在甜甜的风中。

(5)【拓展迁移】“工匠精神”对于个人,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你认为“我”的父母具有“工匠精神”吗?请结合文章内容任选文中的父亲或母亲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刨薯片

②半夜时分

(2)用夸张的修辞方法,“一直甜到脚上”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甜味在孩子身体里的奇妙变化,描写了“我”吃到糖球的甜蜜和幸福之深,表现了“我”对红薯糖那段岁月的难忘。

(3)“屋角的黄狗”:没有偏离题目。作者写“屋角的黄狗”由“趴在屋角”到“突然跳起”“呼哧呼哧地吸气”“耳朵一扇一扇”“不停地转圈”“抓大门”“对着黑夜叫”等动作的变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薯糖甜味的吸引力,侧面烘托出“我”对红薯糖甜味的难以抗拒,为下文写“我”伴着甜味入睡、夜里偷吃红薯糖的急切和吃到红薯糖的甜蜜感受以及春节的热闹等内容作铺垫,表现了“我”对那段贫困岁月里一家人幸福、甜蜜的生活难以忘怀。

(4)表面指“我”因过年听到父亲放爆竹的声音、看到爆竹的碎屑飞扬、吃到母亲做的红薯糖的快乐;更指父母终年忙碌、节衣缩食的辛劳换来了“我”在过年时可以自由享受到节日的喜庆、物质的充足、父母的陪伴的幸福和满足,表现了“我”对父母勤俭持家的感激和敬佩。

(5)示例一:父亲具备。从红薯“经过认真挑选、个头匀称”的描写中可见父亲的严谨、认真。从父亲“捏薯片、晃薯片,满意点头”等细节中可见父亲对刨薯片的热爱、专注。从父亲“天未亮就开始刨薯片”的描写中可见父亲的务实肯干。从“红薯里的山水,是父亲熟悉的江河”中可见父亲精雕细琢、手艺精湛。可见,父亲具有工匠精神。

示例二:母亲具备。从“清晨母亲就开始烧水、分几拨烫薯片、在晒席里晾晒、煮糖水到大半夜、舀糖浆的吃力”等细节中可见母亲的热爱、专注和务实肯干。从“凭经验及时将糖舀出”“糖浆如满月”“红薯糖的甜味和黏稠程度”等细节可见母亲对制作红薯糖的精雕细琢、手艺精湛。可见,母亲具有工匠精神。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