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贴在崖壁上的生活费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15     回答:爱度老师

(1)请根据文章内容,完善表格。

情节
   
“我”陪父亲采岩耳
   
父亲给“我”生活费
情感
无奈
   
不解
   

(2)结合选文内容,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得知我回来要钱,母亲欲言又止,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⑯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呆呆地立在原地,手上几张鲜艳的钞票重如千斤……

(4)选文第④段有什么作用?

(5)本文中的“父亲”与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与链接材料简要分析概括。

【链接材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参考答案:

(1)①生活费超前花光,“我”回家要钱②担心(提心吊胆);③父亲没有将岩耳全部采摘下来趁着高价卖钱(或父亲在更高更陡的岩壁上忙碌了很久,却只采到了一斤岩耳);④沉重(愧疚)

(2)通过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听说“我”又要钱而难受、生气的心理,暗示“我”家庭条件贫困,父母挣钱不易,为后文父亲冒险采岩耳作铺垫。

(3)“重”是“分量大”的意思,与前面的几张鲜艳的钞票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采岩耳的危险和艰难及这几百元钱的来之不易,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感激心疼和深深的愧疚自责之情。

(4)插叙,插入了父亲以前在工地干活得病后不能干重活的经历,交代了父亲作“耳客”的原因,为下文冒着生命危险采摘岩耳维持生活和供“我”上学做铺垫。

(5)示例:本文中的父亲为了贴补家用、供养儿子,冒着生命危险到悬崖上采岩耳给儿子挣生活费;《背影》中的父亲送儿子去车站,艰难地攀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两篇文章中的“父亲”都用行动来表达对儿子的“爱”,赞美了深沉质朴、不求回报的父爱。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