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广州中考一模试卷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21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3届初中毕业班学生学业水平综合测试九年级化学本试卷共9页,20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生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o-59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氮气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B. 氧气能够支持燃挠,可用作燃料C. 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D 氢氧化钠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2. 下列用于制作生活生产物品的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用玻璃钢制作的船体B. 用青铜制作的东汉铜奔马C. 用大理石制作的天安门华表D. 用可降解塑料作手术缝合线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正确的是A. 组成:由C和O2组成B. 性质:与CO相似,能与CuO反应C. 用途:可用于生产碳酸型饮料D. 制取:实验室采用木炭燃烧获得4. 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可用来补锌。关于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酸锌属于混合物B. 葡萄糖酸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55gD. 葡萄糖酸锌中C、H、O、Z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4:1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CO还原CuO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灯加热C.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D. 稀释浓硫酸时,先把浓硫酸倒入烧怀中,后沿器壁缓慢注入水,边加边搅拌6. 下表反映了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比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年份煤炭石油清洁能源2015年638%18.4%17.8%2018年59.0%18.9%22.1%2021年560%18.7%25.3%A. 水能、风能、煤类都是清洁能源B. 我国能源结构中石油占比变化不明显C. 石油主要含碳和氢元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 氢气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因此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7. 如图所示的生命吸管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其中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命吸管的活性炭能够降低水的硬度B. 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C. 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不含病毒和细菌D. 生命吸管净水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8. 某初三学生基于以下化学事实作出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事实1: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事实2:稀盐酸除铁锈时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A. 稀硫酸、稀盐酸均含有H+B 氧化铜、氧化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C.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D. 除锈时可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酸中9. 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加水A. 245gB. 195 gC. 49 gD. 196 g10. 下图是碳呼吸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已知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气体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利用该技术可捕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 Al2(C2O4)3中酸根离子的符号为falseC.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alse11. 以饱和NaCl溶液和饱和NH4HCO3溶液为原料制备NaHCO3的原理为:false (已知NH4HCO3在40℃受热易分解)反应中的四种物质溶解度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35℃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B. 图中表示NaHCO3溶解度曲线的是aC. 析出NaHCO3固体是因为其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D. 为提高NaHCO3的产率,反应需控制在40℃以下进行12.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H2SO4至恰好完全反应,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表示OH-B. 参加反应的H2SO4和NaOH的质量比为49:40C.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Na+和false的个数比为2:1D. 将NaOH溶液换成KOH溶液则不能产生类似的现象13.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 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取样,灼烧闻气味B. 鉴别NH4NO3和KC1固体:取样,加入CaCl2粉末,研磨、闻气味C. 除去CuO中少量MnO2:加入足量H2O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 除去KNO3中少量的MgSO4: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后过滤14. 下列实验中,现象和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空气样品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气体样品中木条熄灭呼出气体中不含氧气B将白磷浸没在冷水中,再向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C将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放入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紫色纸条变红色HCl气体溶于水后溶液的pH<7D将电解器的两极玻璃管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两极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体积比是1:2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A. AB. BC. CD.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15. 经过我国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芯片技术研究最近捷报频传,正在逐步实现弯道和换道超车,相信我国芯片技术共将走向世界前沿。I、2023年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宣布经过科技攻关,在3nm光子芯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光子芯片的材料以第二代半导体InP、GaAs为主,传输速度比电子芯片快1000倍。(1)铟元素(I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C.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D.铟原子的核外电子分5层排布②InP的名称是______。(2)GaAs具有的性质是:①亮灰色,具有金属光泽;②性脆而硬;③加热到600℃时,外表开始被氧化膜包覆。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填编号)。Ⅱ、2023年2月3日,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在合肥正式建成投产,并用生产出来的量子芯片制造了世界上运算能力最强大的商用“悟空”量子计算机。量子芯片主要使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和GnN制造,其运算速度是传统芯片的万倍,甚至亿倍。(3)SiC中Si的化合价为+4价,则SiC中C的化合价为______。(4)GaN的一种制备方法是利用Ga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6. 氟硅酸(H2SiF6)溶于水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带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可用于电镀、木材防腐等,常温下,K2SiF6和BaSiF6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Na2SiF6和FeSiF6均易溶于水形成溶液。(1)从物质的类别来看,H2SiF6属于______类(填“酸”或“碱”或“盐”),预测可以与①酸碱指示剂、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填物所类别)发生反应。请结合已知信息,任意选取②③④⑤中的一种物质验证预测,有关实验操作与预期的实验现象是:取少量H2SiF6溶液于试管中,______。(2)写出一种制备FeSiF6的方案: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7. 钴(Co)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其化学性质与铁相似,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电池材料等领域。经查阅资料,Co(NO3)2和CoSO4溶液均呈粉红色,Co(OH)2难溶于水。(1)①向Co(NO3)2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向CoSO4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将一段金属钴条(表面覆盖有CoCO3、Fe2O3等物质)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如图:反应过程中有气体产生,气体的成分为______(填化学式),并请在图中补充完善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水)_____。(3)四氧化三钴(Co3O4)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原料之一,工业上可以将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83)在空气中煅烧制得。实验室模拟其制备方法,测得煅烧过程中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300℃以上残留的固体全部为钴的氧化物,BC段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生成的气体均为CO2,请计算BC段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g。18. 中国是最早冶炼和使用金属铜的国家之一,古代炼铜有“湿法炼铜”和“火法炼铜”。(1)①火法炼铜:古代人们就发现了在翠绿色的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上燃烧木炭会有红色的铜生成。该过程通过两步反应生成Cu,请写出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第一步:false第二步:______。②湿法炼铜:《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金,久之亦化为铜”。胆矾溶于水可得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铁金化为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产生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为探究铜生锈的条件,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所示实验。【提出猜想】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CO2、H2O、O2有关。【进行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取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铜片,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4个实验并持续观察。编号ABCD实验现象铜丝表面出现铜锈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说明:所用蒸馏水都是经煮沸迅速冷却的;固体干燥剂只吸收水分,不吸收CO2和O2。①为探究铜生锈是否与CO2有关,应选择的实验为______(填编号),为探究铜生锈是否与H2O有关,实验D试管中所加的物质除了金属Cu和干燥剂外,还有______。②有同学认为无需上述的实验也能推理出空气中的CO2和H2O肯定参加了铜生锈的反应,你认为该说法合理吗?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3)生活上常用醋酸(CH3COOH)浸泡法除去铜锈,其原理是:false现将100g生锈的铜器放入10%的醋酸溶液(密度约为1g/cm3)中浸泡(假设其他杂质不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铜器,清洗、烘干、称重,质量为95.56g。计算理论上至少消耗该醋酸溶液______mL。(相对分子质量:Cu2(OH)2CO3-222;CH3COOH-60)19. 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盐的性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1)制取二氧化碳。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②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③为了便于多次添加液体反应物,可从图中选择仪器______(填字母),组成一套发生装置。(2)验证碱的化学性质。完成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3)探究混合溶液的组成。实验结束后,将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混合溶液呈红色。①由此可初步判断上层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②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混合溶液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探究:步骤i:取少量上层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振荡,静置。无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步骤ⅱ:另取少量上层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a溶液,振荡,静置。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步骤ii加入a溶液,a可选择______(填字母)。A.紫色石蕊 B.Ba(NO3)2C.Ba(OH)2 D.CaCl2③综合上述实验,上层混合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20. 碳酸锶(SrCO3)广泛应用于生产锶铁氧体磁性材料,现以粗碳酸锶(含杂质BaCO3、MgCO3、CaCO3)为原料制备高纯碳酸锶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i、不溶或微溶性碳酸盐煅烧时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碳。ⅱ、某些金属氧化物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为可溶性碱。iii、可能用到某些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g/100g水)温度/℃20406080100Sr(OH)20.811.773.688.3027.9Ca(OH)20.1730.1410.1210.0940.076回答下列问题:(1)将粗碳酸锶“粉碎”的目的是______。(2)“煅烧”粗碳酸锶时,碳酸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4)流程中需用温度为100℃热水浸的目的是______。(5)“沉钡”过程中:①写出含锶化合物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下表为H2SO4溶液的加入量对溶液中Sr2+和Ba2+含量的影响情况:H2SO4溶液加入量过量10%过量20%过量30%Sr2+/(g/L)89.8689.5789.23Ba2+/(g/L)0.210.130.11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实际生产中加入过量20%的H2SO4溶液较为合适,原因是______。(6)“沉锶”反应后的“一系列操作”为______。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