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广州中考二模试卷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22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天河区2023届初三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本试卷共8页,20小题,另设有附加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再用2B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宇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8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学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 蓦然/日暮 殷红/燕然勒功B. 枯燥/聒噪 襁褓/强词夺理C. 滑稽/稽首 行辈/行将就木D. 宽宥/山肴 纤维/阡陌交通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慷概 桃花灼灼 浮燥 春寒料峭B. 游戈 人情事故 意蕴 彬彬有礼C. 侍弄 油光可鉴 俯瞰 格物致知D. 山麓 雕粱画栋 锲合 浮光掠影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登上月球这种曾被认为异想天开的事情已经成为现实。B. 当马拉松选手奔跑着通过路口时,市民情不自禁大喊“加油”,呐喊声络绎不绝。C. 同学们在学习上劲头十足,可谓学而不厌:在生活上互帮互助,可谓诲人不倦。D. 小芳一意孤行,放弃众所周知的话题,选取典型独特的素材,创作出了优秀作品。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这本书讲述了身患重病的作家的女儿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B. 苏州第二图书馆设有国内首个大型智能化书库,能够容纳约700万册的书籍。C. 能否推出高质量文旅产品,对发展文化事业、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具有意义重大。D. 调查结果显示,该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耕作技术不合理、过度放牧造成的。5. 学校开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任务一: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漫画寓意。 (2)任务二:学校邀请全国劳动模范曾俊钦到校作报告,请根据下面介绍,为学校小记者李明设计一段采访词,内容须包含两个有针对性问题。要求:语言简明得体全国劳动模范曾俊钦是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本部车身部焊装三科工人。他曾先后代表公司参加国家级、省级的职业技能大赛,多次斩获一等奖。工作中,曾俊钦发扬工匠精神,深入现场认真研究,攻克“疑难杂症”。他刻苦钻研,发明了一款车架稳定输送装置,成功申请了国家级新型专利。(3)任务三: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学校拟在生物园开展“学科+劳动”实践活动。请你为语文学科设计实践活动,并说出该活动可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科学科知识实践活动可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图形面积计算各区域种植面积统筹安排不同植物的种植区域语文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小题,8分)6. 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① 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②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③ 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④ 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⑤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2)下面是某同学的诗句摘抄卡,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诗句批注山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层林尽染,山映斜阳。王绩《野望》_________,_________。仙鹤凌云,直冲碧空。刘禹锡《秋词》_________,_________。一夜风来,雪压枝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6分)三、(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译注》)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地利不如人和 久而乃和B. 七里之郭 出郭相扶将C. 夫环而攻之 以径寸之木D. 寡助之至 天子先驱至8. 把“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翻译成现代汉语。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用两个“不如”进行比较,说明“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B. 守方有优越的地利条件,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C. 文章高度强调“人和”的重要性,阐明了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D. 文章不仅气势充沛,而且章法严密,逻辑性强,是一篇传诵千古的政治短论。10.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①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②,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③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④之。(节选自《世说新语》)[注]①谢,谢罪。②市,刑场。③嵇绍,嵇康的儿子。④宥,宽恕,饶恕。(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收殷将佐十许人 ②先遣人语云(2)罗企生的忠与孝体现在哪里?结合文本简要回答。1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2)尾联中的“送”字用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四、(8小题,30分)(一)(13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粤剧,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粤剧形成于广东,后传入广西、香港、澳门、台湾,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作为基本曲调,兼收高腔、昆腔及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用“戏棚官话”为基本语言,间杂以粤方言,逐渐形成粤剧。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广州方言,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2006年粤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粤剧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整理自百度百科)材料二:广东粤剧院在积累大量优秀精品的基础上,始终不间断地推出新创力作,新创剧目广泛涉及新编古装戏、新编现代戏等工作,挖掘出长期以来偏于边缘的艺术传统,用更为适度的创作来引领粤剧新时尚。广东粤剧院新编粤剧《梦·红船》首演成功、之后不断修定,成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的入选剧目,这部作品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成功地采用了粤剧表演艺术中的“木人桩”“高台照镜”,形成新的武戏场面,让粤剧传统古朴的程式表演巧妙地融化在现代意蕴浓郁的故事中,增加了观众对于粤剧经典表演艺术的赞许与追慕。新编粤剧《白蛇传·情》首演,经过修改打磨,不断提升,用时尚的文化解读赋予传统“白蛇传”故事新的内涵,舞台美术所展现出的清新典雅、诗情画意,为故事增加了浓郁的岭南风情。此外,改编自小说《骡子与金子》的《还金记》聚焦小人物革命观念的觉醒,展现现代革命史上中国普通人在追随红军长征时的精神蜕变,该剧将粤剧传统审美与革命历史题材做了较好的交融,延续了粤剧从近代以来所开辟的现代戏创作传统,显示了广东粤剧院在现代戏创作的持续推进成果,这三部新创作品以较为成熟的艺术品相显示了广东粤剧创作的活力,也显示了粤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活用艺术遗产的具体实践。(整理自王馗《粤剧艺术遗产的十年保护经验》)材料三:2019年起,广东粤剧院为广州市南海中学、广州市番禺区傍江东小学、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广州市越秀区执信南路小学、广州市天荣中学、广州市真光中学6所中小学开设约600课时的粤剧培训课程。广东粤剧院为此成立专项工作组,组建专业师资团队,积极探索建设健全美育课程体系,从6所中小学较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并配备优秀的专业教师团队完成教学任务。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学,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青少年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推动粤剧文化的推广普及、传承发展。”(整理自《广州日报》)材料四:戏曲传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社会传承,一种是学校教育。二者在戏曲传承上有着不能互相替代的意义,一般而言,学校教育更适合对戏曲中共性的知识、技术的教学,有利于提升传承人或潜在观众的戏曲鉴赏和表演才能,也能部分取代社会传承来教育学生了解和体验与戏曲相关的民俗、文化意义,但要让戏曲真正成为传者与承者共同的生活,让他们在共同生沾中相互了解、学习和掌握戏曲的真谛,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传承,从非遗保护的角度看,戏曲传承不仅是戏曲知识、技术即如何演问题,而且是演戏意义即为何演、为何看的问题,所以,戏曲传承不但需要学校叔育耒传承基本的共性的戏曲知识和技能,还需要社会传承来延续个性的戏曲精髓及戏曲文化,正因为如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才鼓励戏曲社会传承与学校教育建立互动机制,包括“双向进入”机制、“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和“双向交流”机制等,取长补短,共同培养戏曲传承人才,推动我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整理自宋俊华《戏曲传承的路向抉择》)12. 下列关于粤剧说法,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A. 粤剧虽然形成于广东,但流传很广泛,人们在有华侨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粤剧演出。B. 1912年前后,粤剧取得长足发展,基本上改用广州方言进行演出,其表演体系已完善。C. 《还金记》较好地融合了粤剧传统审美与革命历史题材,显示了广东粤剧创作活力。D. 粤剧之所以能够引领新时尚,是因为新创剧目广泛涉及新编古装戏、新编现代戏等工作。13. 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 《白蛇传·情》用时尚的文化解读赋予传统“白蛇传”故事新的内涵,是粤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活用艺术遗产的具体实践。B. 2019年起,广州市6所中小学开设了来自广东粤剧院的粤剧培训课程,为取得良好效果,每所学校开设了约600课时。C. 从非遗保护角度看,戏曲传承应兼顾社会传承与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如何演的问题,而且要关注为何演、为何看的问题。D. “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双向交流”机制等是建立戏曲社会传承与学校教育互动机制的具体举措。14.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于2006年把粤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 广东粤剧院在粤剧的推广、普及、传承、创新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C. 学习粤剧利于培养审美情趣,让青少年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都应开设相关课程。D. 相关人员可以在学校学习戏曲中共性的知识、技术,以提升戏曲鉴赏和表演能力。15. 请结合材料说说青少年该如何传承粤剧。(二)(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蒜煎饼王荀①那是周末的上午,你正在书房写小说,一缕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来,暖暖的很舒服,嘭嘭嘭、敲门声打乱了你的思绪。谁呀?你站起身,边想边出来开门,看到娘站在门口,一手提着鸡蛋,一手提着淘洗干净的小蒜,你双手接过娘拎的东西,微笑着把娘迎进家门。②“小茜和涵涵呢?”娘笑眯眯地问。③“去上幼儿园了。”你说着,给娘沏了一杯茶。小茜是你的妻子,涵涵是你三岁的儿子。④娘系上围裙,挽起衣袖,走进厨房,“当当当”切着小蒜,搅拌面糊,又往面糊中打几个鸡蛋,搅匀,准备摊小蒜煎饼。⑤小蒜煎饼是你的最爱,啥时候喜欢吃这道美食的,你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小时候,娘的奶水不够吃,你饿得哇哇直哭,娘就给你摊小蒜煎饼。你吃着娘摊的小蒜煎饼,就不哭了,脸上虽挂着泪珠却洋溢着笑容。每次过生日,娘问你想吃啥,你总是说想吃小蒜煎饼。大学毕业后,你在省城工作,逢年过节回老家看望娘,还是嚷嚷着要吃小蒜煎饼。好在老家离省城不远,坐公共汽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娘来省城时,常常备好小蒜和鸡蛋,给你摊你爱吃的小蒜煎饼。⑥不大一会儿,小蒜煎饼的清香,就从厨房弥漫开来。⑦“娘,这么快就做好了”你还像小时候似的,这样说着,快步来到娘的身旁,把小蒜煎饼切成片,蘸着辣子醋水,边津津有味地吃着,边欣赏娘不疾不徐地摊小蒜煎饼。娘摊小蒜煎饼时,用的是平底浅沿锅,娘先往平底锅上擦油,再舀一勺面糊倒进锅里,然后双手端起锅耳朵,上下左右摇匀,再放到灶台上,随着水分蒸发,大约一分钟,娘就摊好了一张小蒜煎饼。⑧娘在省城住了三天,就要回老家去。你从卧室拿出一把钥匙,放到娘的手上,“再来,就不用敲门了。”⑨“嗯”娘将这把钥匙与老家的钥匙串在一起,抬起头来,问道:“你知道,娘为啥总给你摊小蒜煎饼?” “我从小就爱吃这个呀。”你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只是其中之一。”娘无限深情地说“听老年人讲过,小蒜营养价值特别高。你是高血脂高血糖,多吃小蒜煎饼对身体有好处。”这一刻,你的眼睛潮潮的,脸上却挂着微笑“娘,中秋节放假,我就回去看您,” “好!”娘笑得很开心。目送娘坐着公共汽车,渐行渐远,小茜瞅你一眼,问道:“ ” “知道呀!以前娘每次过生日,爹都亲自下厨,给娘烙红薯油饼,娘可爱吃了,”说完这句话,你一下子沉默了,若有所思。离中秋节越来越近,你和妻子已经做好了回农村老家的准备,到超市给娘买了件紫红色的大衣,一双运动鞋、还有一些生活用品,意想不到的是,因为突发的事情,我们中秋节回不去了。你只好将买的东西先快递回去。中秋节那天,等到所有的事情办妥,已到中午。吃过午饭,吃着月饼,你又想起了娘,于是开着车,与小茜、涵涵一起,向老家的方向驶去。在老家门前的广场上,你停好车,看到家门紧锁,心想娘可能出门去了,就掏出钥匙打开房门。你拿出路上买的红薯,想学着爹的样子烙红薯油饼,给娘个惊喜。你先把红薯洗净、蒸熟、去皮,搅成薯泥,放到面板上掺面,边掺边揉,直到形成面团,然后切成面块,撒上面粉擀成饼状。小茜忙着生火,你忙着往平底锅中倒油,油热,就开始放饼。你拿着小铲子,不时地翻动着,正反两面起了好多泡泡,吱吱冒着热气,香甜爽口的红薯油饼就烙成了。看到自己像模像样烙成的红薯油饼,想到娘吃红薯油饼时那种开心的样子,一种自豪感涌上你的心头, “娘,您在哪儿?”左等右等不见娘回来,你给娘打了个电话。 “我正在给你摊小蒜煎饼呀。今天是中秋节,万家团圆的日子。你们忙,没有时间回老家,娘就到省城来了。”电话那头,娘格外兴奋,没有一点儿疲惫的样子。你赶忙用保温饭盒装起刚烙好的红薯油饼,又匆匆驱车回省城。看到你们一家三口,娘笑逐颜开,端出香喷喷的小蒜煎饼。你也把自己烙制的红薯油饼端出来,与娘摊的小蒜煎饼放在一起,你用小蒜煎饼卷着娘事先调制好的绿豆芽、土豆丝、豆腐皮,与小茜、涵涵吃得满口留香。而娘却坐在那儿,一口也没动。 “娘,这是您喜欢吃的红薯油饼,我亲手做的,您尝尝吧”你给娘夹了块红薯油饼,放在娘面前的小碟子里。 “我胃溃疡,已经有五年不能吃红薯油饼了,”娘向你摆摆手,喃喃地说。看着白发苍苍的娘,你顿感无地自容,脸上热辣辣的,眼里闪着泪光。娘因患胃溃疡,五年不能吃红薯油饼,作为儿子的你,竟然一点儿也不知情。(有删改)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叙述故事,先交代娘周末过来做小蒜煎饼,再回忆往事,引人入胜。B. 突发事情使“你”在老家与娘团聚的计划落空,母子虽身处异地却彼此挂念,为对方做美食。C. “娘将这把钥匙与老家钥匙串在一起”,既指两把钥匙放在一起,也意味家庭关系融洽。D. 小说对娘做小蒜煎饼和“你”做红薯油饼的描写细腻生动,画面感强,使人仿佛身置其中。17. 文中第⑤⑫段划线处“你”含泪带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结合上下文简要回答。18. 小说中人物的言行会对情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请结合上下文将第⑭段横线处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19. 本文在选材和主旨上与朱自清的《背影》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链接材料】我心里暗笑他的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第三部分写作(共50分)五、(1小题,50分)20. 请以“给 一个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600字以上;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附加题(8分)【名著阅读】任务一:21. 下面是某同学的名著阅读积累表,请你根据提示补充表格。名著关注点阅读内容阅读批注《朝花夕拾》关注人物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文中的他是________关注情节____→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通过②,表现了鲁智深疾恶如仇、打抱不平的性格特征。《艾青诗选》关注主旨《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这几首诗歌均通过“土地”这个意象,抒发了___任务二:22. 班级举办了“品名著,学榜样”专题座谈,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其一,结合名著中两个相关情节,谈谈你得到了哪些感悟。①孙悟空(《西游记》) ②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选择:___________(填序号)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您是我心中的榜样!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