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债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0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关于小说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公子知道宁掌柜来了,心里一阵发慌”此处交代,给读者制造悬念。
B.宁掌柜的每次出场总是未见其人,先闻驴蹄声。这种写法既符合认识人物的步骤,也符合常公子当时的心理状态。
C.第⑫段,宁掌柜“冲常公子微微一笑”;第㉓段,“宁掌柜捋着胡须,冲他微微一笑”。两次“微微一笑”,宁掌柜的心态是完全一样的。
D.结尾轻松自然,水到渠成,比较合情合理。
(2)根据要求,在横线处填空。
(A)处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以及 ,生动形象地写出常公子极其贫困的现状,宁掌柜提出的欠债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
(B)处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有语言描写以及 ,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宁掌柜为了逼迫常公子自己谋生,而故作傲慢无礼的情态。
(3)请分析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请分析小说标题“还债”的含义。
参考答案:
(1)C
(2)A夸张/对比
B动作描写
(3)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长衫”表明常公子原先是读书人、生活舒适,承接上文内容,“脱下长衫”说明常公子放下读书人的架子,摆脱无所事事的状态。“换上短褂”表明常公子决心自食其力,靠劳动谋生,引出下文他自己创业开烧饼店的情节。
(4)“还债”指常老爷借钱给宁掌柜,宁掌柜还债,他却没有收,体现常老爷善良、热心肠;宁掌柜设计逼迫常公子成长,报答常老爷恩情,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还债”,体现宁掌柜知恩图报;指常公子改变恶习,通过自己的劳动,清还父亲临终交代的债务,体现常公子勇于担当、知错就改、能屈能伸、勤劳自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