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喜欢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2     回答:爱度老师

(1)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帮助同学们理解内容。

   

   

   

  

(2)品读文中AB两处描写人物的句子并思考:文中的父亲是否喜欢画画的孩子?

(3)你认可文中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吗?联系上下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4)喜欢是一种情感体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者以“喜欢”为标题,有何用意?结合全文,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加以分析。

(5)回顾名著中涉及的父亲形象,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请从下面四部名著中选择其一,结合相关情节,分享你的阅读感悟。

A《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户

B.《朝花夕拾》中的父亲

C.《平凡的世界》中的孙玉厚

D.《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

(6)上述名著中,父亲形象都属于次要人物,请分析这些父亲形象并思考归纳:作者塑造这些父亲形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①迷茫(或失落) ②帮忙洗衣失败 ③期待 ④画作撕掉被扔

(2)我觉得父亲不喜欢画画的孩子。A句描写父亲“凝视”画作,“竖着大拇指”的动作和“画得真好”的语言,表现他对钟易画作的赞美,但这只是出于礼貌和客气。B句中,描写父亲“扫”一眼画作,“撕”“扔”等动作,表现出他对“我”画画的反对,可见父亲不喜欢画画的孩子,他内心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应该把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

(3)示例一:不认可,父亲教育孩子方式简单粗暴。①不关心、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天性爱好,就因为“我”淘气,无论做什么他都不喜欢,从来不表扬孩子。②在为父母洗衣服一事中,只因为“我”搞砸了,就横加训斥,并不了解孩子的美好愿望与辛苦付出,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③对“我”努力画画且比钟易画得好,并没有肯定赞扬。

示例二:认可,对顽皮淘气的孩子只有严厉管教才有效果。①文中孩子淘气得无边无沿,需要严厉管教才有效果。②自己家的孩子毕竟年幼,还不是很明白事理,不成熟,需要父亲加以指导。③父亲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意在让孩子明白不能一味揣摩大人的心意,去迎合大人做事。④父亲认为孩子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等。(4)小说围绕“喜欢”这一话题,运用对比后法,一方面,写了“我”无论做什么,父亲都不喜欢;钟易不喜欢画画,喜欢游泳,可他父亲不喜欢。“我”喜欢爬树,可父亲不让等等。通过两个少年的遭遇,表现出少年常常处于一种“喜欢”和“不喜欢”的无奈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写父亲在同学家夸奖钟易画的画,“我”为求得表扬,去努力学我本不喜欢的画画,且比钟易画得好,却遭父亲撕碎并呵斥的经历。小说以此为题,意在反映当下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父母对子女的期待目标往往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而设定,与孩子的天性爱好常常错位,因而结果常常适得其反,甚至有时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同时,引发读者多元思考:孩子的成长应该以谁的“喜欢”为目标?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后天引导培养的,作为家长应如何根据孩子的天性爱好,顺势利导,以促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取得的成绩,积极鼓励、正面引导以培养、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喜欢”为题,丰富、深化了小说主旨。

(5)示例一:胡屠户是一个自大又自卑、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胡屠户是范进的老丈人,专做杀猪营生。范进中举前生活潦倒穷困,胡屠户辱骂他痴心妄想;范进中举后,他备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道贺,夸赞范进是文曲星下凡。

示例二:《朝花夕拾》中的父亲是一个注重孩子教育、管教严厉的旧知识分子。他在少年鲁迅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完书才能去,这种做法让少年鲁迅困惑不解。可见父亲对鲁迅既严厉又慈爱。

示例三:《平凡的世界》中的孙玉厚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的中国农民形象。他教育孩子们要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如把白馒头先给奶奶吃。虽然家里穷,在心里依然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他努力供孙少平读高中,同意他出去闯一闯。他把孩子们都培养成材。

示例四:《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是一个势利冷漠的剥削者形象。他是车厂的大老板,却十分吝啬,为人苛刻。因为自私,把车厂倒卖,不给女儿虎妞留下一点财产。他的眼里没有亲情,只有钱。

(6)①通过父亲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风貌和精神风尚。②作为父亲,他们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走向。③通过描绘父亲这一类次要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推动作品情节的发展。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