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午休的父亲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25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①段的环境描写既交代出天气的炎热,又为下文写男人在楼梯拐角处午休作了铺垫。

B.从“嗨”到“老婆”再到“多大人了”,表现出男人在与妻子的对话中脾气逐渐暴躁。

C.“见笑”是谦辞,男人错用“见笑”表明其文化水平低,与其劝导女儿好好学习形成对比。

D.第⑲段括号内可填“鬼鬼祟祟”,既符合姗姗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其“踮起脚尖”的行为。

(2)文中“开门”“关门”的细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3)文章题为《午休的父亲》,作者行文时却在中途笔锋一转对姗姗母女多加着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两个人物有何作用。

(4)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象,在下面的文字后续写“我”给午休的男人送东西时他的反应。

男人醒后,我走到他跟前,将饮料和水果交给他,并讲明它们的来历。

要求:①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②不超过120字。

(5)男人与妻女的通话内容占据了不少篇幅,这些内容读起来很“碎”,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参考答案:

(1)A

(2)A“我”因“偷听”感到害臊而去关门;B 姗姗敲开“我”的房门,托“我”帮忙;C“我”看到姗姗去帮男人扶起水瓶。

(3)①姗姗母女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情节富有波澜,增强文章的可读性。②通过记叙姗姗母女和午休的男人的碰面,凸显男人淳朴老实的性格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③姗姗母女的出现使在妻女面前爽朗,健谈的男人变得哂惶无措,折射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境况;姗姗母女充满善意的言行展现了陌生人之间的友善与关爱。她们的出现使文章主旨更加丰富,意蕴悠长。

(4)示例:他愣了一瞬,赶忙穿好工作服,一双手接过我手里的东西,感动地说:“谢谢您和那对母女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也想麻烦您代我向她们道谢并致歉,实在是因为天气太热了,楼道里凉快点儿,我才光着上身在这儿午休的,多有冒犯,感谢你们的理解和包容。

(5)①作者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男人的,展现大量细碎的通话内容符合旁观者视角,使描写显得真实可信。②“碎”体现在男人话语的细碎和所讲事情的琐碎,凸显出男人对家人深沉的爱,使男人心系家人、有责任担当的形象更立体生动。③细碎的通话内容透露出男人的家庭情况及其怕妻女担心而故意隐瞒自己真实处境的心理,反映出男人的坚忍乐观及作者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