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广州中考一模试卷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3-21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一模化.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文中描述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B. 《石灰吟》:“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 《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 《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2.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山泉水是纯净物B. 过滤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C. 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淡水却很少D. 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3.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选用红磷的目的是反应消耗O2,生成固态物质,装置压强变小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 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的光、白色的烟雾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稀有气体4. 铷原子钟是一种计时装置,精度可达每2000万年误差1秒,广泛用于全球导航系统上。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m=37,铷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B. 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gC. 铷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D. 铷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5.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X+2O2false2CO2+2H2O,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C2H4OB. 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宏观与微观:CO和CO2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D. 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6.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以下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全部正确的是选项单质氧化物碱盐混合物A黄铜冰水消石灰Na2SO4稀硫酸BO2P2O5火碱NH4Cl波尔多液CC60SO3纯碱粗盐生理盐水DHe过氧化氢石灰浆胆矾大理石A. AB. BC. CD. D7.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钠C点燃某种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向石灰水中滴加入足量稀硝酸无明显现象两者不反应A. AB. BC. CD. D8.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成果“无细胞化学酶系统催化false合成淀粉”相关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false是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下列有关false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alse×100%C.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D. 该物质有12个原子9. 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A. 化学与能源:氢气、沼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化学与安全: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C. 化学与生产:工业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D. 化学与生活:洗涤剂去除油污与汽油去除油污,二者原理不同10. 下列实验的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u粉中的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分离KCl和KMnO4固体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C鉴别CO2和CO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D检验CO2中的HCl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A. AB. BC. CD. D11. 一氧化二氮和一氧化碳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化学式为NO2B. 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1C. 乙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D.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12. 自行车轮胎打气后,会迅速鼓起来。对此现象从微观角度描述,正确的是A. 轮胎内气体分子数目变多了B. 轮胎内的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 轮胎内的气体分子种类发生变化D. 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大小发生变化13. 已知20°C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固体序号①②③④⑤ 固体种类NaClNaClNaNO3NaNO3NaNO3固体的质量/g204020406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根据上述数据,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质质量:①<④B 溶液质量:②<④C. 溶质质量分数:①<③D. 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14. 向图1装置烧瓶内注入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稀盐酸,分别剪取相同尺寸形状的镁、铝、锌、铜、铁金属条,打磨后投入烧瓶中,采集数据,得到图2所示的气压变化情况。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锌反应速率适中,压强变化比较平稳B. 镁反应用时最短到达反应终点C. 铁反应速率较慢,而铜无变化D. 铝反应产生压强最大,化学性质最活泼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15. 绿矾(FeSO4·7H2O)和胆矾(CuSO4·5H2O)在中国古代的治金、染料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两者都是含结晶水的盐,为蓝绿色晶体。(1)鉴别。绿矾和胆矾的固体以及溶液,从外观来看都不易区别。请选择能鉴别出这两种溶液的试剂______(填字母序号)。A. 铁丝B. 硫酸C. 铜丝D. 氢氧化钠(2)用途。绿矾和胆矾都可以用来制取“矾油”,即硫酸。《图经本草》中描述了加热绿矾制取稀硫酸的过程:取此一物(绿矾),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嚢袋吹令火炽,其矾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FeSO4·7H2OfalseX+14H2O+SO2↑+SO3↑,false。X的化学式是______。用化学的观点看,此方法所用容器有缺陷,请指出并说明理由______。(3)转化。北宋曾大规模进行湿法炼铜和硫酸,其流程如下。 ①该流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步骤是______。(填写“Ⅰ、Ⅱ、Ⅲ、Ⅳ”)②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用于加热装置,请解释该装置提高温度的原理______。③根据FeSO4·7H2O溶解度曲线(如图),可推测流程中“煎熬”的方法是:将溶液升温至______°C,蒸发浓缩,然后迅速______,得到绿矾晶体。 16. 已知镍(Ni)的金属活动性与铝、锌相近,镍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查阅资料,镍的化合物的相关信息如下:物质NiONi(OH)2NiCl2NiSO4NiCO3Ni(NO3)2溶解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的浅绿色固体可溶于水的绿色溶液易溶于水难溶于水的浅绿色固体易溶于水(1)向氢氧化镍固体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现象为______。(2)根据本题镍元素的信息,下列预测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 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 NiO可与酸反应制得NiSO4C. 氯化镍中的氯化锌可用铜粉除去D. NiCO3+2HCl=NiCl2+H2O+CO2↑(3)设计NiO转化为Ni(OH)2的一种方案______。(依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开展了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O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______,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大家提出了猜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false;猜想二:______。(用化学式填空)【进行实验】为了验证想,学习小组选用CuO粉末、Ba(NO3)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小组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CuO粉末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______猜想一正确【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与反思】(4)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5)方案一中的CuO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______。A. MgB. Fe2O3C. CaCl2D. NaHCO3E. Ba(OH)218. 某制碱工厂以海水中提取的粗盐水为原料制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图。粗盐水主要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 (1)流程Ⅰ中,依次加入三种试剂,其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过滤1后的溶液中阴离子成分______,固体的成分______(填化学符号)。(2)流程Ⅱ通过氨化、碳酸化后得到的碳酸氢铵,与过滤1后溶液的主要成分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3)流程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4)若向滤液NH4Cl中加入熟石灰,可获得一种该流程可循环使用物质是______。(5)求算粗盐水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需要的数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 纯碱的质量B. 加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C. 加入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D. 加入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E. 过滤1得到的固体加酸充分溶解后剩下固体的质量F. 粗盐水的质量19. 某实验小组进行影响化学反应速串因素的探究。每次都加入相同质量的大理石(足量)和25 mL的稀盐酸,并记录收集到100 mL二氧化碳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下表是实验的记录:编号颗粒大小实验温度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加入稀盐酸体积时间①粗颗粒20℃7.3%25133②粗颗粒20℃W25126③粗颗粒35℃7.3%256l④细颗粒20℃14.5%2579(1)实验②和④研究了某因素对实验速率的影响,则W=______。(2)影响上述实验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分析数据可知______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最大。(3)为完成上述探究实验,从下图A-D装置中选出最适宜的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4)实验小组使用排水法收集定量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该实验设计图片______。集气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20. 某学校为开展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探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活动。(1)配置100 g质量分数9.8%稀硫酸溶液①计算:需要98%浓硫酸______mL,水90 mL。(保留一位小数)(浓硫酸密度false,稀硫酸密度近似看作false)②量取:除图外,还需要仪器是______。③溶解:如图量筒中的液体是______,玻璃棒搅拌的目的______。(2)制备氢气:实验室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对废液样品进行探究制备H2,配制的稀硫酸全部用完。现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10%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①结合图示,往一定量的废水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②废液中溶质有______(填化学式),其中A点数据应该是______g。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