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的旅程迟子建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1 回答:爱度老师
(1)结合语境,品味文章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麦子播种后几乎不用管它,很快就出苗了,在春风中噌噌长了起来。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的画线句。
金黄的豆子疼得受不了,瞪着眼咕噜噜地跳出来了。
(3)说说你对“我们永不背弃这个世界,人间烟火才会生生不息”这句话的理解。
(4)本文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与链接材料在结构方式、描写顺序和抒情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点?(任选两点回答即可)
链接材料: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红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选自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5)故乡的一草一木令人留恋,令人难忘。故乡的什么景致或事物令你魂牵梦绕、难以忘怀?请写出来,表达你对故乡的怀恋之情。
参考答案:
(1)“噌噌”这一拟声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苗生机勃勃、快速生长的情状,表达了“我”对蓬勃生长的麦苗的喜爱之情。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豆子人格化,赋予豆子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豆子脱离豆美时的情形,抒发了作者对粮食丰收的欣喜之情。 (3)示例:只有我们永远珍惜、热爱我们生活的土地,珍惜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粒粮食,我们的美好生活才能永远地持续下去。
(4)①结构方式:总分结构。②描写顺序:时间顺序。③抒情方式:间接抒情。
(5)示例:家乡的晚秋,踩着落叶悄然而至。站在山上举目远眺,整个城市尽收眼底。红色的枫叶轻轻地飘落下来,像几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在空中。银杏像落日般金黄耀眼,风一吹,那落叶为马路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秋蝉在草丛中幸福地弹唱,好像在歌唱收获的季节。柿子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实,甚至能闻到飘浮在空气中淡淡的香甜。花园里草坪的小草碧绿迷人,葱葱郁郁地像一块翡翠装点着大地。家乡的晚秋,真让人陶醉!我爱家乡的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