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尖浅埋母爱深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12 回答:爱度老师
(1)这篇文章的标题有何妙处?
(2)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第④段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心底柔软的地方一颤,赶紧低头去挖笋尖。
B.请对第⑦段中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母亲急中生智,快速拿起一根笋尖绕在左手食指上,右手只一扯,笋尖的外衣就“脱”下来了。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任务群学习,小文老师想将此文与课内单元进行整合教学,你认为把此文放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还是第四单元合适?并简述理由。
【链接材料】 |
【链接材料】 |
第二单元 |
单元提示: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篇目:6.藤野先生7.回忆我的母亲8.列夫•托尔斯泰9.美丽的颜色 |
第四单元 |
单元提示: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 篇目:14.背影15.白杨礼赞16.散文两篇17.昆明的雨 |
参考答案:
(1)文章标题“笋尖浅埋母爱深”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笋尖与母爱进行类比,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同时,标题新颖独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A.“一颤”在文中的含义是指作者看到母亲辛勤挖笋尖,却忽略了自己的形象,内心感到震撼,对母亲的辛劳和付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母亲处理笋尖的熟练动作,展现了母亲勤劳能干的形象。
(3)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聪明、有爱心、坚韧不拔的人。她为了孩子们的学费和生活,不辞辛劳地挖笋尖;她关心困难的人,免费送给跛腿老婆婆笋尖;她聪明能干,处理笋尖的动作熟练;她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咬牙死扛生活的艰辛。
(4)将此文放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合适。因为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写人记事,通过叙述难忘的人与事,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而本文正是通过讲述母亲挖笋尖的事情,展现了母亲的品格与精神,符合第二单元的主题。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散文类型多样,包括写人记事、托物言志、阐发哲理、写景抒情等,本文与第四单元的主题关联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