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岛上的树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4-27 回答:爱度老师
(1)下面对文章内容和技巧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榕对、木麻黄、相思树,它们都是平潭岛的‘生命树’和‘保安树’。
B.“手牵手”的木麻黄,由灰绿色的一抹粗线,变成一排排绿色的壮汉,写景由远及看近。
C.第③段写“院子里的这棵榕树”,是按照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展开描写的。
D.第⑥段运用了短语排比,表现了平潭岛上榕树多,生命力强大。
(2)按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院子里的这棵榕树,才种下三十余年,就长得特别繁茂,板根隆起于沃土之上,形如盘龙。(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品析)
②我们凑过去,鸟儿们扑棱棱群飞而起,飞上枝叶间,自在地玩耍。(请从用词的角度进行品析)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老林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
参考答案:
(1)D
(2)①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榕树从土中隆起的板根比作盘龙,生动形象地写出榕树板根的粗大弯曲,表现了榕树强大的生命力。
②示例:运用拟声词“扑棱棱”,摹写鸟儿们从榕树下群飞而起的声响,生动传神,富有动感。
(3)示例:老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我”正是通过老林的介绍了解到榕树、木麻黄、相思树在防风固沙方面的巨大作用;老林扎根平潭岛,在平潭岛上奉献一生,作者借写老林,表达了对守护、坚守平潭岛的人们的敬佩和赞美。
(4)示例: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先写“我”在老林的院子里看到榕树,它高大繁茂,遮天蔽日,树下绿草茵茵,花草茂盛,虫鸟活跃;再写到了海边看到海岸上“手牵手”的木麻黄;最后写在海岛的山上看到无数天然长成的相思树随风起舞。随着“我”行踪的变化,一处一景,层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