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壶口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5-01 回答:爱度老师
(1)文章记述了作者三游壶口的经历,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
景物 |
特征 |
天旱水瘦 |
② |
棱角全无,光滑圆润 |
① |
冰阵、大河 |
冰阵跌宕起伏,大河一派静默 |
惊蛰之际 |
冰阵、大河 |
③ |
(2)品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那搁浅在岸边的冰阵被泥沙覆盖,有的像古城堡的断垣残壁,有的则像巨兽一般张牙舞爪。(从修辞角度)
②激流涌着大大小小的冰块打着旋儿,不断地削砍着夹道的冰岸,那数丈高的冰岸渐渐崩塌,扑入大河的怀抱,反而壮大了这开河的生力军。(从用词角度)
(3)请从语气、语调角度为下列句子设计朗读方案,并简述理由。
惊蛰到,地回春,龙抬头,河开了!
(4)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请结合全文谈谈对作者下面这种感受的理解。
桃花汛消融了生铁一般狰狞的流凌,荡起一河炽热的春水,奔向蓝色的海洋。
(5)梁衡两次欣赏了壶口瀑布,由衷感叹:“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刘江笔下的壶口与之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①隆冬时节;②河床;③冰水淙淙,向前奔腾
(2)①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惊蛰时节壶口那里冰阵排列的奇特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功效。
②运用比喻、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流凌势不可挡向前奔流的壮观景象,体现了凌汛期黄河水的生机勃勃、气势浩大,表达了作者见到龙抬头景象的激动与欣喜。
(3)示例:朗读时,语速略快,“地”“龙”“河”应重读,写出惊蛰到来的影响,表达作者见到龙抬头景象的激动心情,表现黄河开河景象的壮观。
(4)“桃花汛消融了生铁一般狰狞的流凌”表明了壶口勇往直前的精神。壶口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依旧勇往直前的精神,中华儿女要将这种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5)两篇文章都通过对黄河的具体描写,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本文记叙了作者三次到壶口,见到了壶口瀑布三种不同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和热爱。《壶口瀑布》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和热爱,赞扬了黄河具有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