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强校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九强校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学科第一次综合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1.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能够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城市,说明当时良渚( )A. 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B. 统治者组织调动能力强C. 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D. 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2. 如图是近年来陕西文物普查中陶质文物的最高成果,一枚秦朝封泥,上有四个字“右丞相印”。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楷书3. 有史学家指出,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皇权构建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文中的“它”指的是( )A. 实行“推恩令”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推行盐铁官营D. 统一度量衡4.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能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5. 对于战败被俘虏的外番首领,唐政府一般会赐予其一定的官职,并为其提供住所和日常饮食。唐政府的做法体现了( )A. 强大的军事征服能力B.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 开明务实的民族政策D. 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6. 如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 铸铁技术进步B. 中央集权加强C. 货币走向统一D. 商品经济发展7. 下图为小史同学为自己的历史课堂笔记本编制的目录(部分),该目录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治A 文化繁荣昌盛B. 民族关系发展C. 对外交往频繁D. 社会生活变迁8. “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年间.为清代所独创,它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材料反映了清朝( )A.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 加强对边疆的治理C. 人口数量快速增长D.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9. 19世纪60年代,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中国台湾。1883年年底,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这些史实说明这一时期( )A. 中国边疆危机十分严重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 列强已就侵华达成一致D. 清朝沦为“洋人的朝廷”10.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B. 沙俄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一场侵华战争D. 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等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11. “脱离世界潮流几百年的中国,终于再次回到了世界潮流之中。虽然未来的路途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学器物,失败;学制度,也失败;最终我们明白了要学思想。”材料中的“学思想”事件( )A. 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 始于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C.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D. 彻底根除了中国的封建思想12. 1924年,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编印了《小学国语教科书》,其部分课文有《女子的能力》、《兄弟们!想想看》、《劳动者的觉悟》。这反映了( )A.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B. 封建旧文化彻底荡涤C. 马克思主义传播D. 义务教育全面的普及13.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船精神 ②抗战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A. ①②③④B. ③①④②C. ①③④②D. ③②①④14.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5.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梦”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一五”计划时期的“中国梦”是( )A. 赢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梦B. 努力实现工业强国梦C.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梦D.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梦16. 某老师在复习课上绘制了下面的内容结构示意图,你认为“?”处可填写(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C.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7. 下图示①处应填入( ) 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从严治党B. 生态建设C. 科教兴国D. 民主政治18.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 实现直接“三通”B.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 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共同的文化贡献是( )A. 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B. 编成比较详尽的民法典C. 建立地跨三大洲的帝国D. 传承与沟通东西方文化20. 16—18 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新作物是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它在 16世纪中后期被引种到西班牙和意大利,后来逐渐被欧洲人广泛接受。马铃薯引种到欧洲与下图中的哪一航行路线有关( )A. ①B. ②C. ③D. ④21. 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的描述中可得出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A. 都推动了思想的解放B.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 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D. 都在面临内忧外患时兴起22. 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受到当地许多革命者的欢迎;同时,拿破仑也压榨被征服地区,掠夺财物、摊派兵役。这意在说明拿破仑战争性质的( )A. 革命性B. 侵略性C. 双重性D. 掠夺性23. 下图反映了英国1770年和1821年的经济情况。图中工农业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B.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C. 工业革命顺利开展D.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24. 《联合国宪章》规定: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和其他和平之破坏。这表明联合国的宗旨是( )A. 促进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B.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C.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D. 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25. 2023年12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新一份巴以问题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要求立即实行人道主义停火。这一草案有将近100个国家作为共同参与国,但由于美国投票反对,决议未能通过。立即停火是压倒一切的前提。在这个问题上,任何消极态度都是站不住脚的,再多的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所有这一切,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什么是双重标准。上述报道说明( )A. 联合国失去了维护和平作用B. 世界局势持续动荡给经济造成破坏C. 世界多极化进程已走向终结D.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干扰世界和平二、综合题(26题、27题14分,28题12分,共40分)26.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开展了探究活动。序号材料出处①东汉时代,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有几次冬天严寒,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但冷期时间不长。直到三国..... (出现了)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这种寒冷气候继续下来,直到第三世纪后半叶,特别是280一289年这十年间达到顶点摘编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②(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唐)刘知几《史通,内篇:书志》③(北魏后期)稻谷亩产量一般在4斛左右,若精心耕作,可达10斛,大大超出了汉代平均亩产3斛的水平。……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冶铁业也大有发展...酿酒业、制瓷业以及其他供城市消费的手工业,从业人数增加很快。……(洛阳)城不仅五方杂处,市场繁荣,沽贩云集,而且在城南的特定区域,安置了南、北、东、西各族降民以及西域和域外商人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④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1)说明搜集上述材料对于研究该主题的意义。(2)若要进一步研究这一主题,还应该再搜集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说明理由。(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并说明评价历史问题应该坚持的原则。27.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国家出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内忧外患压力下,同治年间(1861—1875年),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些有之士提出“自强”“求富”的方案,发动了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的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了一批近代企业。———摘编自张顺洪等《世界简史》材料二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康有为、梁启超联络来京.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维新派代表,有为多次上书光绪皇帝。以光绪为首的帝党也感到要实行变法。在第五次上书中康有为讲,若再不变法,皇帝和大臣们想当普通百姓的机会都没有了。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摘编自张顺洪等《世界简史》(1)提炼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方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种方案变化进行合理解释(观点明确,论证充分)。28. 【资本主义发展与两次世界大战】材料一◇16~18世纪,约100万欧洲人移民美洲,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欧洲文化。◇在被“发现”的100年间,90~95%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奴役和外来疾病。◇随移民船运入新大陆的还有马、牛、鸡等家养禽畜,谷物和果树种子,建立居民点必备的各类建筑材料和工具。新航路开辟后主要大洲人口迁徙示意图◇北大西洋移民体系带动了沿岸港口的商业贸易,伦敦、里斯本等城市兴起。◇1783~1793年,英国利物浦在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三角贸易中净赚了1200万英镑。◇黑奴贸易使非洲失去了约1亿人口,传统手工业瓦解。◇19世纪末,非洲90%以上的领土已被殖民者占领。欧洲移民成为当地上层阶层,控制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贯穿着殖民征服与劫掠、西方资本的海外扩张以及对世界市场霸权的争夺,从而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不断出现新旧经济中心的转换。这种转换表现为霸权的更替,例如重商主义时期的荷兰霸权,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英国霸权。——摘编自陈人江《帝国主义本质再审视》等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义务教育教科书》材料四 从表面上看,一战的结束给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带来的只有胜利。……大英帝国取得了德国的大部分海外殖民地,并在国际联盟的授权下占领了奥斯曼帝国的部分领土。然而获得这些领土的代价却是90万士兵的阵亡,200万士兵的伤残以及国内严重的经济衰退。战争的花费使英国债务到1918年时增加了10倍,英国成为美国的债务国。——克劳斯《图说世界史》材料五时期领导者事件意义/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甘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扎格鲁尔埃及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纳赛尔埃及革命推翻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卡斯特罗古巴革命推翻了美国的独裁统治纳米比亚独立所有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1)新航路开辟后的人口迁徙对美洲、欧洲、非洲产生深远影响。请任选一个大洲,结合材料一予以分析。(2)根据材料二,归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归纳德国和英国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什么(4)根据材料五,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拟一个共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