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调研测试化学(问卷)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90分。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镇(街)人、学校、姓名、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等自己的个人信息,再用2B铅笔把对应准考证号的标号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如需要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问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全卷共20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处理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D. 推广使用太阳能、水能、风能2.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对相关内容解释不合理的是A.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煅烧石灰石可生成熟石灰B. “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 ——加热蒸发可得食盐C.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铁金属活动性强于铜3.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 空气中的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C.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 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4. 材料的应用与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下列物品使用的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塑料手机壳B. 橡胶轮胎C. 不锈钢饭盒D. 尼龙丝袜5.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醋酸除去钥匙上的铁锈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B用洗洁精清洗碗筷洗洁精具有溶解油污的作用C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炉具墙壁上方天然气可燃且密度比空气大D切过青菜菜刀,洗净擦干后保存铁和氧气接触容易生锈A. AB. BC. CD. D6.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 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数目增多了B. 镁燃烧后质量变大:反应后分子总数增多了C. 石墨转变成金刚石:原子排列方式发生改变D. 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变红:溶液含有钠离子7. 镨是稀土元素之一,在光纤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如图为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镨属于非金属元素B. 镨元素的化学性质稳定C. 1个镨原子的质量为140.9gD. Pr2+的核外电子数是578. “生命吸管”(如图所示)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超滤膜可以过滤大部分颗粒杂质,降低浑浊度B. 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将硬水变成软水C. 抗菌球可以杀灭细菌D. 通过“生命吸管”得到的水仍然是混合物9. 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结构如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热敏玻璃球胀破是物理变化B. 喷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C. 喷淋头应安装在煤气灶旁边D. 热敏玻璃球具有优良导热性10.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报告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变。下图是不同年份中世界能源占比结构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煤炭和石油占比将日益减少B. 其他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不断增加C. 太阳能和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D. 使用一次性木筷符合低碳理念11. 在通电和催化条件下,甲酸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中,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falseB. 一个H2O2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形成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alsefalsefalseD. 该反应中的催化剂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没有影响12. 广州又称花城,有鲜花种植的习俗。小郭同学想种植菊花,她查阅资料:菊花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她用pH计测量出花盆里的土壤为8.9,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直接种植B. 喷淋苏打水C. 撒入生石灰D. 喷淋碳酸水13. NH4NO3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有关NH4NO3的认识,错误的是A. 组成: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5价B. 性质:能与NaOH、CuSO4发生反应C. 用途:可用作氮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D. 储存:不能受潮或者暴晒,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14. 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①: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的白烟,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alseB. 实验②:试管内液面上升,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有酸性C. 实验③:加入MnO2的过氧化氢溶液产生的气泡比加入CuO的要多,说明MnO2的催化效果比CuO的催化效果好D. 实验④:推动两侧注射器,将溶液全部注入瓶中,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高右低,说明NaOH和CO2发生反应第二部分(选择题共48分)15. 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1)“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奋斗者”号外壳材料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新钛合金,钛合金属于___________材料(填“金属”、“非金属”或“复合”)。将其放入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说明其具有优良的___________性能。(2)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false,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3)“深地一号·顺北油气基地”成功勘探出全球最深的油气田,这里蕴含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月壤中含有false,该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着陆器上的仪器可探测水,若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水,可利用光、TiO2催化分解水技术得到氧气,对人类在月球上活动意义重大。有研究显示一个成年人一小时需要吸入氧气约32g,要获得32g氧气需分解水___________g。16. 古籍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1)王希孟的巨作《千里江山图》中的颜料都是来自天然矿石,其中的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图:①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孔雀石制作的颜料耐酸耐碱 B.朱砂中的汞元素属于人体的有害元素C.赭石可以溶解在水中 D.绿松石主要成分含6种元素②false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2)我国有着悠久的钢铁冶炼史,《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如图1,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可用图2表示。查阅资料:Ⅰ.潮泥灰主要成分是石灰石。Ⅱ.铁的熔点是false。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①风箱不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②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___________元素的含量。③铁矿石中的Fe2O3和煤反应得到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17. 某实验小组利用废硫酸液制备K2SO4晶体,其流程如图所示。(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常温(25℃)下,反应Ⅲ能实现的原因是利用了物质的溶解度的差异。反应Ⅲ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见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用饱和K2SO4溶液代替水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为检验此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___,观察现象即可判断。AAgNO3溶液 B.BaCl2溶液 C.Ba(NO3)2溶液 D.NaOH溶液18. 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稀硫酸化学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将稀硫酸分别加入盛有不同试剂的5支试管(如图所示),无明显现象的是试管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要证明该试管中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滴入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小于7③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④滴入CuCl2溶液无蓝色沉淀出现(2)向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硫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请在图中空白处画出试管B中反应停止后,溶液中的微观粒子(水分子不必画出):_________。19. 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是将树叶放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除去表皮和叶肉,留下清晰的叶脉。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适宜条件。实验1:该小组将洗干净的树叶放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约15min,观察叶片的变化。每次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均为100mL,配液方案及实验现象如下:编号NaOH浓度总体积/mL10%NaOH溶液的用量/mL水的用量/mL叶片变化Ⅰ10%1001000留有很少叶肉Ⅱ5%1005050留有较多叶肉Ⅲ1%100ab残留很多叶肉(本研究所用溶液很稀,密度均近似看作1g/mL)(1)补充实验1中编号Ⅲ的配液数据:a=___________,b=___________。(2)根据实验结果,该实验小组认为应选择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原因___。实验2:将洗净的树叶置于不同温度的10%氢氧化钠溶液里浸泡,随着时间的变化,叶片变化如下表。叶片变化 时间温度5min15min20min60℃无明显变化留有较多叶肉留有少量叶肉80℃留有较多叶肉留有少量叶肉残留很少叶肉100℃留有较多叶肉残留很少叶肉叶片卷起来,叶肉与叶脉不易分离(3)通过实验2可知,制作“叶脉书签”适宜的加热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min。20. 某校“我与化学”学习小组开展“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同学们购买了市售家用制氧剂并进行相关的探究。 I.探究制氧剂反应原理查阅说明书:制氧剂A是过碳酸钠固体,制氧剂B是二氧化锰。(1)过碳酸钠(化学式Na2CO4)是白色颗粒状粉末,溶于水后会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2)学习小组计划组装一套氧气的制取与过滤的装置: ①装置甲是O2发生装置,请从下列仪器中选出合适的仪器进行组装,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 ②装置乙中的蒸馏水有过滤杂质、提高氧气纯度的作用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 B.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C.增大氧气的产量 D.监测气体的流速Ⅱ.对制氧剂的选择探究吴同学提出: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快速制氧,为什么不选用过氧化氢溶液而选用过碳酸钠呢?于是该兴趣小组对两者的制氧效率进行探究,并筛选合适的制氧剂。【查阅资料】1 过氧化氢溶液的稳定性较差,浓度较大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2 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具有无毒、无臭、无污染、易储存、水溶性好等特点。【实验探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以获得相同体积的氧气设计实验。实验一:溶质质量相等的四组过氧化氢的制氧效果对比。以false做催化剂,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见图5。实验二:1.41g过碳酸钠四种加水量的制氧效果对比。为与过氧化氢的制氧效果对比,实验中水的添加量与过氧化氢体积保持一致(固体体积忽略不计)。记录并处理20min内数据,见图6。 (3)从图6中可知,过碳酸钠制氧效率与加水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4)结合图5和图6中数据,制氧剂选择过碳酸钠的依据是___________。(5)对比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除了(4)的因素外,选过碳酸钠做家用制氧机制氧剂的优点是_____(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