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4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化学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9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再用2B铅笔将考生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 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笔尖羊毛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材料B. 墨汁属于纯净物C. 宣纸的吸墨性是化学性质D. 石材雕刻成砚台是物理变化2. 下列做法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 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就地焚烧B. 废弃的塑料制品先切碎后填埋C. 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D. 广泛使用含磷洗衣粉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B.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炼钢C. 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好D.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4. 龙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false龙虾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食用龙虾可提供蛋白质B. 食用龙虾可预防缺铁性贫血C 食用龙虾可预防坏血病D. 食用龙虾可补钙5. 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家务劳动化学原理A在厨房中洗有油污的餐具时加适量洗洁精利用洗洁精溶解油污B利用明矾来净化金鱼缸内的水明矾是净水絮凝剂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隔绝氧气可以灭火D泡茶时闻到茶特有的香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A AB. BC. CD. D6. 《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A. 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B. 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C. 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 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7. 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alse的核外电子数为65B. 铒是非金属元素C. 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D. 一个铒原子含68个质子8. 配制false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托盘的纸上称量B. 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加快固体溶解C. 用量筒量取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D. 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9.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A. 一氧化碳可用于还原氧化铁,二氧化碳不能: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B. 石块研磨成粉状:构成物质的微粒变小C. false石油气可加压装入false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D. 金刚石的硬度远大于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0. 探究不同电压下10%氢氧化钠溶液对电解水速率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多次实验测得生成false氢气所需时间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管与b管中气体质量比为falseB. a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C. 相同条件下电压越大电解水的速率越快D. 实验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课题组研制了一种铜催化剂,通过甲醇false和一氧化碳制备乙酸false。部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碳元素质量减少B. 铜催化剂在反应后化学性质改变C. 中C、H的质量比为falseD. 参加反应的甲醇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false12. 碱性溶液可以清洗头发上的油脂,从pH的角度考虑,清洗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A. 4B. 7C. 8D. 1413. 锰(Mn)在钢铁、电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铁之间。部分锰的化合物的颜色及溶解性见下表。下列对金属锰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的预测不合理的是物质falsefalsefalse颜色黑色白色白色溶解性难溶易溶难溶A. 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反应B. false可由Mn与false溶液反应制得C. false溶液能与false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 锰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Cu14. 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B.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探究“false与false是否发生化学反应”D. 探究“铁钉锈蚀的所有条件”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15. 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1)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原因是______。(2)在电闪雷鸣的雨天,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一氧化氮与氧气又迅速化合生成二氧化氮。消耗false氮气最终生成二氧化氮______g。(3)亚硝酸钠false易溶于水,有毒,可用于制造偶氮染料。亚硝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根据化合物的分类,false属于______。16. 某化学实验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下列探究。探究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小华向滴有酚酞的B溶液中逐滴滴加A溶液,并不断搅拌,如图1。(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则A溶液是______。探究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小华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false6%的盐酸(室温下),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2。(2)观察图2,小华发现在某时间段溶液温度升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根据pH曲线可判断在______秒时盐酸恰好消耗完。探究三: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盐酸测得的电导率变化情况如图3。(3)mn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4)氢氧化钠溶液与浓盐酸反应过程中微观粒子的变化如图,请按反应时间先后顺序排列______(填字母)。a.b.c.d.(5)结合上述信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17. 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学习小组围绕金属铜展开了研究。(1)在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运行系统中,使用铜丝电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性。(2)第24届冬奥会纪念币的材质为黄铜合金,强度高,耐腐蚀。在少量黄铜合金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固体______(填“有”或“没有”)剩余。(3)现代冶炼铜的实验装置如图1。 上述实验获得的Cu中含有少量黑色的false。提纯该铜的实验方案:将所得固体置于烧杯中,______,干燥。(可选用的试剂:稀false、false溶液、false溶液、蒸馏水)(4)《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铸造各类青铜器的配方。铜和青铜的相关性质见下表,推断冶炼铜过程中熔入锡的作用有______。铜青铜(含25%的锡)熔点1085℃800℃硬度3.05~6.6注: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10为标准,1表示很软,10表示很硬。(5)湿法炼铜产生的废水含有false、false、false、false,可用铁炭混合物(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除去。其他条件不变,废水pH对false、false去除率的影响如图2。①当false时,铁炭混合物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当pH相同时,false的去除率远高于false的原因可能是______。18. 某学习小组实验后留下的废液中含有false、false和false,回收false晶体的流程如图。 请回答:(1)步骤①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2)步骤②加入过量false溶液的目的是______;滤液B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3)混合液C的溶质是false和false。根据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下面问题: 步骤④的主要操作是______、降温结晶、过滤。得到的晶体最好用______洗涤。降温结晶的过程中,没有氯化钠析出的原因可能是______。19. 课外实验“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树叶洗净后放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再除去表皮和叶肉,晾干压平,便得“叶脉书签”。实验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1)配制1%、5%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false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g。(2)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实验Ⅰ:相同煮沸时间内,将树叶放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处理后叶片变化如下表。false溶液浓度1%5%10%叶片变化留有很多叶肉留有较多叶肉残留很少叶肉实验Ⅱ: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将树叶进行不同时间的煮沸,处理后叶片变化如下表。煮沸时间falsefalsefalse叶片变化留有较多叶肉残留很少叶肉叶片卷起来,叶肉与叶脉不易分离①实验Ⅰ的实验目的是______。②通过实验Ⅰ、Ⅱ可知,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1%、false B.5%、false C.10%、false D.10%、false(3)实验时,有同学发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盖瓶塞,怀疑已经变质。于是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产生______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继续探究】探究该溶液的溶质成分【作出猜想】(4)猜想一:false 猜想二:______(填化学式)【继续实验】(5)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泡产生。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她的观点,理由是______。【改进实验】(6)几位同学经过讨论,完成下面的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溶液。______猜想二成立②充分反应后静置,用pH试纸测定上层清液的酸碱度: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______。pH______7(填“>”“=”或“<”)【反思】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验证物质时需考虑是否有其他的物质产生干扰。20. 食盐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主要过程如下:①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该气体的用途是______。②碱B的化学式为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2)某食盐中添加了碘酸钾false和亚铁氰化钾(false,相对分子质量为422)。其中亚铁氰化钾可防止食盐结块,但人们总是担心其会分解产生剧毒的氰化钾false。某同学对亚铁氰化钾受热分解进行了探究,其热重分析数据如图:【查阅资料】一般烹饪温度低于340℃。回答下列问题:①该食盐中至少含有______种金属元素(填一数字)。②写出70℃~1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当温度达到400℃时,会产生剧毒的false,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单质气体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③食用含亚铁氰化钾作抗结剂的食盐是否安全?其理由是______。